《哪有没时间这回事》72~89页输出

1.如何用好碎片清单?

2.说说新的时间管理四象限?

1.我们有时候觉得事情很多,但是有时候我会觉得无所事事,这是因为我们把事情记在了心中,所以导致贵人多忘事。在古代,这种现象根本就不存在,但是在物质和信息极度过剩和泛滥的今天,很多事情像潮水一样涌向我们,如果只靠经验和手脚并用地堵漏洞而没有系统的话,就像拉磨的驴子,永远没有自由,我们头脑中随时都会冒出各种各样的信息,想法和事情。分辨出有营养的成分,尽量没有遗漏,还要消化吸收,这无疑对大脑是非常挑战性的。如果我们不能构建一个良性化的碎片化的处理系统,就会积事。靠头脑处理信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面对日益增多的碎片,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系统,并且不断优化简化。此时就需要用碎片清单。

大脑的特点是毫无规律的东西,不喜欢它不在乎的信息,不喜欢随机蹦出来的意外。

大脑的弱点是大脑容易把事情不当回事,做的事情没有痕迹,很容易忘记。大脑容易把事情彻底忘记,而且真正重要的事情,比如锻炼身体,给父母打电话很容易被忽略了。

另外一种就是虽然没有彻底忘记,但是该想的时候想不起来,这也是忘。确切来说是提取失败,但事后又能想起来。

另外一个就是选择性遗忘,我们碰到困难的事情,会转移注意力。

就是因为大脑太容易遗忘了,所以大脑并不是一个适合的用来记忆的工具,我们需要在大脑之外建立一个记忆的缓冲池。在缓冲池里面,记下信息,事情(自己想做的事和别人想让我们做的事)和想法(相比于事情没有那么紧急)。而记录的时间最好是当下,立刻把他们记下来。而且写下来的东西一定要简短,不要太复杂,可以用动宾短语,写下来之后,丢进待处理清单,而且毫无压力,毫无负担地丢进去。

这样我们要做的事情都在那里,不会落下,会有个更合适的时间处理它们。他就像是我们的随身大口袋,当现在无聊的时候,就打开随手记清单看看,挑能做的事情做了。我们需要思考随手记上的每一件事情,而并不简简单单的过一遍,需要思考出有步骤的事情放到行动清单上,一些没有用的信息删除了,那些轻松的事情现在就做了,很多难的事情着眼于小处,看看下一步的具体行动。这样就建立起了我们的碎片处理系统。

2.新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是这个样子的。

也就是我们的时间可以被划分成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执行计划,在我们之前设定好的任务画上对勾之后会有很强的成就感。第二种是随机的事,要么是突发情况,要么是奇思妙想,比如我昨天就进行了旧物改造,做完之后房间焕然一新,也很有成就感。但没有办法从中体会到计划性。第三种情况是休闲娱乐活动,看电视,打游戏之类的,这段时间的流逝感过得非常快,此时的我们对别人来说是在发呆。第四种情况是制定计划。考虑事情怎么做能让我们有强烈的掌控感。

而这四象限,缺少任何一部分人生都不完美,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时间配比。比如有的人偏好是执行计划,有的人是处理随机的事。

在这四种时间里,碎片时间指的是除了制定计划的其他三方面。我们一直认为等车牌对交通的时间是碎片化时间,实际上这些时间可能是整块的独立时间段。碎片化时间,应该指的是发呆,随机的事情和制定计划的时间。碎片化时间占据了生活的三大象限,并不是我们所想的碎片化时间很少,而是巨多无比。

第一种情况是娱乐。如果我们娱乐的时候应该心安理得地享受,但是也需要增加其他事情的时间。

第二种情况是随机的事。这种事情做多了,会感觉自己像个救火队员,虽然说明我们能力强,但也说明我们正在瞎忙。

第三种情况是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是其他碎片化时间的基础,因为有了靠谱的计划,才能有靠谱的执行,所以碎片化的时间完全可以用来制定计划。

另外,当碎片积累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也就不轻松了。有些事情我们只是扫过去,如果不思考的话,就会一直待在清单里囤积很久,这是我们需要断舍离一把,该删除的删除,该归类的归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