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海滨 加藤真

日语综合教程第八册第二课

日本的海滨   

翻译:王志镐   

作者介绍:加藤真(1957—),生态学者,生于静冈县。 

课文内容: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骏河湾那白沙青松的海滨度过的。无数海贝在浪花中遨游的海滨沙滩情景,成为我对那遥远时光不可忘怀的记忆的一部分。如果伫立在沙滩上,你的视线就会被那沿着海岸线无限延伸的沙丘和松林、被那向着洋面无限扩展的海空所吸引,你的烦恼和悲愁,会在一瞬间一扫而光。一种解放感让你心灵变得纯洁,当你突然回过神来,海岸线上已落满了贝壳。这种贝壳被古人称为“忘却的贝壳”,可是我想,作为忘却的工具,其实并不是这贝壳本身,而是留下了这样的贝壳的沙滩吧。 

进入高度成长期之前的日本,到处都有松林怀抱的自然状态的沙滩。可是现在,许多海滩变成了筑有人工护岸的海堤,海滨、沙滩和松林的亲密联系不复存在。松林被开垦,沙丘被缩小,仅存的沙丘上到处是四轮驱动车在奔驰。 

举例来说,能登半岛的增穗海湾,曾经是贝壳特别多的沙滩。被日本海吹来的北风吹拂着,假如你沿着美丽的海岸线走去,拾起被海浪冲上岸的贝壳,你会忘记寒冷,为海洋哺育的多样性的生物而陶醉不已。可是目前,被海浪冲上岸来的贝壳在各地的沙滩上急剧减少,反映了大海被污染以及海滨的生态系统正在被荒废。 

在这样的白沙青松的海滨沙滩,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正在悄然而至。松林被砍伐,沙丘在缩小,海岸被人工护岸化,海岸线在后退,大海在被污染和富营养化。 

随着人口的增加,为了追求充分利用土地,结果,人类的居住地和耕地正在逼近海滨沙滩。为此,我们以防灾的名义,用水泥防波堤来加固,代替了海岸线上的松林和沙丘。 

即使在远离人类居住地的自然海岸线,也建造了不少人工护岸,让人不禁想到:“为什么连这样的地方也要改造?”美丽的海滨沙滩成了浑然一体的人工护岸,其价值已受到明显的损害。 

最近,借“亲水工程”之类的口号,海岸线上正流行建造一种台阶式的防护堤。捣毁了松林和沙滩建造的防护堤,让人们可以坐着眺望大海,可是对海滨却绝对有害,因为海滨、沙丘和松林都在大生态系统的连环之中。海滨供给松林有营养的丰富的地下水,海浪供给海滩和沙丘源源不断的沙子,还顺便带来许多东西。海滨、沙丘和松林连成带状,哺育出来的许多生物在此之间移动。这样的生态系统的连环,却被人工护岸隔断了,成了与自然的海岸完全不相适称的东西。 

许多海滩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海岸线的后退。全国几乎所有的河川上都筑了大坝,河流失去了从山上向大海搬运沙土的本来作用。向大海供给的沙土减少,沙丘缩小了,导致海岸线不断后退。 

对于海岸线后退现在实行的办法,是在护岸堤外侧投放防浪混凝土块,为了减少泥沙流失,在海滨的洋面上建造了离岸堤和暗堤,为了养护海滩,建造了突出在海岸线之外的丁字堤,从其他海洋搬入大量的沙子,如此之类,像这样的对症疗法举不胜举。这就是满身创伤的海滨现状。 

现在颇为盛行建造人工海滩,搬入的沙子将海滨土生土长的生物活埋了,而对沙子的疏浚也只不过是对沙地的生态系统的破坏行为。沙子被搬入的地方也好,沙子被疏浚的地方也好,都留下了大大的伤痕。自然状态的沙滩和人工造成的沙滩的本质上的不同,是在海滨生息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如果对比一下在海滩上被海浪冲上来的海贝的种族数,人工海滩的种族贫乏是一目了然的。在形式上对自然环境的复原,在本质上却是对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可惜对这种情况加以关注的人并不多。 

在日本列岛为白沙青松的沙滩所环绕的时代,海滨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所。虽然那时候日本还是一个贫困的国家,可是通过在沙滩上的游玩,在他们的心中哺育了丰富的对海洋的感性知识。那样的海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如今仅存的海滩,在它们尚未改变面貌,作为自然状态的海滩的样子,我希望担负着未来使命的年轻一代去看看它们。松林、沙丘和波浪所组成的海滩风光,在那里可以看到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息繁衍,也许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那是如论投入多少预算也无法“复原”的公共事业。 

作为先决条件,必须停止插手上述之对自然的海岸线改造。当我们躺在松林的树荫下,耳边响着风吹松枝的声音,坐在沙丘上盛开的海边香豌豆丛中,眺望着无比广阔的大海,在海滩上拾起被海浪冲上来的各种各样的海贝,将双足浸泡在海水中,看着樱蛤在浪花中游戏……有过这样体验的孩子们,将来长大成人,大概不会在海滩和沙丘上开着四轮驱动车到处奔驰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