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刷淘宝不知不觉就三点多了。今天日本休假,所以我们北京办公室也不是那么的忙碌。
跨国企业就是这样,我们放假他们不放假,所以假期中还得工作;他们放假我们不放假,办公室里的我们一个个闲的长草了。
也曾想过我们北京办公室随着日本的节假日来休息,可是遇到春节这个假期就卡壳了,所以还是我们过我们的,东京继续他们的节假日生活节奏,这样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天天对着电脑,双十一的二各种讯息不知觉就映入眼帘,红包满屏费,打折半价的讯息也是铺屏而来。稍没耐力就会忍不住点进去看一看。
我也是,面对双11的各种“诱惑”,加入购物车的商品也有一些,大概不超过10件的样子。
记得之前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双11的任何购物活动,那时觉得双11各种商品信息扑面而来很乱,挑选商品很心累而且收货时间漫长,价格也不一定便宜到哪里去。有时可能是因为便宜或者优惠购买很多自己不需要的商品;有时也可能因为凑单免邮费买了很多不喜欢的小物品;有时还不小心买多了囤货,到最后都不想用了......
总结起来这都是浪费,所以就坚决抵制住了“诱惑”,没有买东西。实际上自己也没有特别需要什么东西,生活都有所有之前的双11对我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一件物品,“物尽其用”是对它最高褒奖。
曾经某时自己也很喜欢买东西,喜欢屯东西。典型的是大学时期,几乎每学期都会屯两大袋卷筒的卫生纸,总感觉那个纸不够用的样子,但是每学期结束后总是剩下一大半袋,接着下学期继续用。洗面奶也恨不得买好几管放在抽屉里,总觉得哪天会用完,多备点比较安心。
现在情况好一点,偶尔也想屯货,但是践行“断舍离”信念的我,克制自己的浪费消费和冲动消费。
双11购物
从15年到现在乃是以后,购物自己就秉承这样的信念: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买最好的适合自己的。
对于双11的购物节,理性消费,选择自己的需要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这样才是理性的消费状态。
而不是因为某件物品打折很厉害不管自己是否需要就买一大推屯着;因为某件物品买的人挺多的,肯定不错吧?然后自己也冲动的加入购物车,其实根本就不知道用来干什么。
其实自己也挺喜欢收藏店铺,也收藏自己喜欢的物品,但尽量克制自己去买很多不需要的东西,只是因为一时喜欢而冲动消费购买一大推喜欢不适合自己的商品。
比如自己超级喜欢秋冬季长款文艺尼格子裙子,几个月前就在看,也和同事们商量这个是否合适买呢。她们一致不赞成我买,说是不适合我。一是因为自己的个子撑不起这样的大长裙;二是裙子的腰部可能会比较大,不适合退款比较麻烦;第三,要真想买这个裙子还需要买一个高跟鞋来搭配。一大推的说法让我觉得它真的不适合我,就是内心真心喜欢,但可能买来就会闲置在衣柜的角落里,于商品于我而言都是一种浪费和难过。认真考虑过后就从购物车删除了,然后保留几个适合自己的衣服。
比如某连锁休闲品牌的高级鸭绒带帽中长款的款式羽绒服,目前11月初长款羽绒服也不是很急需,自己本身有短款的羽绒服还有一个毛呢大衣,就缺一件长款羽绒服来过冬,正好上周逛街顺便试了一下很合适,实体店799,双11官网699,所以果断入手。
某运动品牌的鞋子也有活动,正好目前自己只有一双运动鞋,所以打算入手一双。但是也可能不买,因为冬天来了,现在是穿棉靴的季节,买运动鞋只能明年穿,还在考虑中。其他的暂时没有需要,应该是不买的。就是这样的坚定和决绝。
购物也要有自律的精神。
“断舍离”情结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系统阐释断舍离理念的图书。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这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
当然日剧《我的家中空无一物》也很棒,是“断舍离”的生活版!
不知道从何时起自己有了“断舍离”的信念,可能是和个人的性格也有原因的。自己本身不喜欢“复杂”,崇尚“素简”,也喜欢收拾东西,在无意识中就渐渐形成了这种简单的生活状态,东西扔的越来越多,屋子越来越宽敞,心情越来越棒。
生活方面积极实践,衣柜越来越空,衣服越来越少,但质量越来越高。
鞋子:运动鞋一双、中跟皮鞋一双、敞口单鞋一双、凉鞋一双(原来两双今年夏天结束就扔一双)、白色帆布鞋一双、棉鞋3双(但今年冬天过完会扔两双)、凉/棉拖鞋
衣物:两条牛仔裤、牛仔外套一件、大衣一件、短羽绒服一件、冬天黑色短裙一件、夏天半袖三件、连衣裙一件、牛仔短裤一件....基本大件就是这些,但都是一些质量还不错的牌子衣服。
对毛衣,有人可能喜欢花一百几十买好几件,我会选择买一件251元的某某羊毛衫,版型好看,羊毛也比较暖和。
因为践行“断舍离”信念,有时会说:搬家时如果不要被褥,其他物品一个行李箱就够用了。
双11购物节理性消费,买适合自己的;“断舍离”因人而异,可能有人就喜欢自由散漫,家中堆得满满才有安全感。生活方式没有正确的标准,适合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