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只是觉得很欢乐,特别是到了结尾,男主角马力克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在得与失两千万卢比时,我也跟着电影里的群众演员一样high起来。只感到血液冲上了脑门,就差没有裸体狂奔,燃烟花庆祝了。
不过看完整部影片后也就觉得很好看而已。欢乐散去,兴奋退下,之后的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记忆和回味的了。总觉得导演挑了最劲爆的题娱乐了一下观众,就像八卦杂志里的劲爆新闻一样,有噱头大过于意义的感觉。
这个阴雨绵延的周末,我突然很想念这部电影里的帅气男主角,于是决定窝在床上重温一遍电影。
很多电影和书籍在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想不到这部电影也是。
当我看到警察怀疑马力克作弊,忧郁的男主角非常不屑地回击了一句:你不必是天才,我说了,不必是天才……我只是回答问题时。脑海里突然有一束火花闪过,马力克能够过五关斩六将,完全是因为节目里准备的问题都与他的经历一一相符,好像是专门为他而设的。
导演是想告诉我们,还是导演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层,是马力克的经历,马力克那曲折坎坷,不堪回首的童年、少年经历,造就了他成为万众瞩目的贫民窟百万富翁。除了有三次是偶然的选择之外(马力克有三个问题不知道答案而寻求了帮助),其他的都是必然。
再糟糕的人生也有可能被幸运临幸(如果那三次偶然是运气的话)。不过如果马力克遇到不知道答案的环节就放弃的话,运气再好也是枉然。
恰恰他是不到最后绝不放弃的主儿。还记得马力克还是小屁孩的时候为了得到偶像的签名,奋不顾身跳进恶心吧唧的粪池的一幕吗?当时把他反锁在茅厕里的哥哥看到满身粪便的马克力时,瞪大的双眼流露出满满的不可思议。
“你现在满足了吧?就为了个签名?”马力克的妈妈帮他擦洗充满恶臭的身体时这样问他。
可见这个家伙从娘胎时就有了这份令人匪夷所思的不放弃的劲儿。这股劲儿甚至令人生畏。
电影是从导演给出的一个总问题开始的,贾迈尔·马力克再答对一个问题就可以赢得两千万卢比的奖金,他是怎样做到的?
A.他作弊
B.他运气好
C.他是天才
D.命中注定
影片最后导演自问自答地给出了答案,是D,命中注定。
我却觉得导演自己都搞错了,答案应该是E,他的性格和经历。
一个文盲青年闯关了一个天才都未必都够闯关的节目,是因为他不肯放弃的性子和无可奈何的各种痛苦经历。
我不必是天才,只是恰好比别人多了一些经历。后半句是马力克没有说出口的成功通关的原因。
现实生活里未必有电影里这样好的事情,用丰富的阅历换取红灿灿的钞票。但是经历本身就是一笔可观的财富(不非得是如男主角一样苦逼的经历),也许在将来的某个特殊时期它就帮了你个大忙。就像唐诺说的,阅读和理解并不成正比,不是你读了多少书就能理解和收获多少你看得见的利益。但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阅过了大量的书,也许有一天你想要的答案就会来到你面前。
天才拥有的是丰富的知识,有阅历的人走过路过看到的是人生百态和智慧。从经济利益出发,可能前者的价值来得更显眼。从生命价值和意义上来说,我却更喜欢后者的故事。
这让我想起木心说过的一句话,我所遇见的生命都是路过,无所谓完成。想到这里就觉得得与失都不重要了,走过了经历了就可以。
===慕宇轩 微信ID:muyuxuan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