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
上官仪的代表诗为《入朝洛堤步月》,全文为: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而桃夭为大多数人了解,桃在中国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全文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有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第一首诗,我没有想到的是有如此多的动物,却是写景,又是写心情。所有的组合在一起,应该是长时间上朝途中,月明星稀的状态下,与共人吟。什么样的心境情况下,自然会容纳什么样的景色和情绪。
第二首诗,更多是象征,是中国文学重要的象征写法,桃更多指的是桃花,不光是花,也不光是果实。指代的更多是女子。桃夭在玉楼春里面出现的是人的名字,意寓着有子的状态。所有的人性跟名字挂钩,期望什么,不期望什么,信息的映射,都会指向一个现实中的结果。
螽斯羽谐音也可以称之为冬时雨,如果要反讽的话,可以续写少子背景下的情感纠葛,结局可以是喜剧,更可以是悲剧。桃夭的结局也是如此,可喜可悲,女子生的艳丽,更需要背后势力的扶持,不然就是红颜薄命,命运多舛。现在看来,才子佳人均是如此,不能在恰当的平台和环境中,自然会引发更多的关注和博弈,命运的力量很多时候带有偶然性,最终的结局,应该就是常常说的: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