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廉美: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去湿妙招在这里!

一、湿气重的危害

1. 脾胃病

       如果湿气重,尤其是寒湿内侵,会引起脾胃病高发,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胃脘胀满、有积水感、腹泻、胸闷、咽部阻塞感等。

2. 颈腰椎病

       每到连绵的阴雨天,医生就会发现因颈椎不适的中青年人群呈现上升趋势。阴湿气候很容易导致寒邪侵入体内,诱发颈椎不适。

3. 皮肤病

       湿气重的时候,也是皮肤病高发时期,如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中医认为,这些皮肤病与天气闷热、潮湿有关,尤以湿重为主。

4. 关节病

       中医认为,骨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即“骨痹”,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和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疾病。在阴天、下雨、寒冷、潮湿时,关节肿胀和疼痛会同时加重。

二、辨识“湿邪”两方法

1. 自我感觉

       比如,即使睡眠时间很充分了,但起床后还总觉得很困倦、乏力、头沉、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东西在裹着,懒得动弹,那就要怀疑身体里是不是有湿气了。中医里讲“湿重如裹”,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衣服一样,很不舒服。

2. 观察大便

       如果每次排大便都黏腻不爽快,冲马桶总冲不干净,总有一些黏在马桶壁上,那么也说明体内可能有湿。

三、去湿气的实用招

1. 每天走走路

       平时养成每天定时定量运动的习惯。从每天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能累积保持8000到1万步,就可以令我们的身体保持少痰少湿的状态。

2. 人参健脾丸

       湿气重,有时也可以辅助一些药物。比如有些人经常腹泻,排除了其他疾病,这可能就是肠道的湿气重了,吃点人参健脾丸调理一下就不错。


3. 喝点山楂茶

       食欲欠佳,不如煮点荷叶山楂茶。干荷叶5克,干山楂5克,陈皮3克,上三味药洗净,放入茶缸内,沸水冲泡15分钟,加适量糖调味,代茶饮。可以起到清热化浊、理气开胃,适合湿热内阻、食欲欠佳者饮用。

4. 少吃冷饮食

       有的朋友喜欢吃烧烤喝冰镇啤酒,吃冰激凌喝冷饮,加之外有寒气怫郁、内有空调长吹,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痰湿。即使天气炎热,也尽量少吃冷饮。


5. 艾灸中脘穴

       艾灸中脘穴对于缓解暑湿造成的腹胀、反胃、消化不良等有很好作用。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的腹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要让专业医师进行艾灸,15~20分钟为宜。

6.  煮点薏米粥

       薏米健脾祛湿,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泄泻、消化能力减退,体内有“湿气”的人群尤为适宜。薏米最好的吃法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粥喝或研末冲服。


7. 不要淋到雨

       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湿气,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
    超凡影视阅读 3,693评论 0 1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08评论 0 33
  • 1、甘草 甘草这味药很常用,可补虚、清热解毒、调阴阳、调和药物性味,相当于“和事佬”。在调和药性方面,70%的方剂...
    木木家阿苏阅读 20,232评论 1 22
  • 幸福不是一次行为,是一种习惯,而习惯是可以养成的。——杨澜 幸福的定义有千万种,有的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有的人说幸...
    夢瑤阅读 3,660评论 0 0
  • 今天大晴天,画个向日葵,传达好心情! 看起来很简单,但细节方面需要注意的还挺多,有个小小的细节没注意到,之后会再画...
    bobo啊bobo阅读 1,0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