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富凯IPO财经解读公司第338期,本期关注上海耳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也科技”)。
ID:ipofinance
作者 | 宋旭光
编辑 | 李浩楠
校对 | 孙 恒
2020年11月17日金融科技公司信也科技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财报显示信也科技第三季度促成贷款金额达170亿元,环比第二季度131.4亿元的促成贷款额,增长了近3成,超过在第二季度财报中预期的140-160亿元的成交预期。而在净利润方面,更是达到了近6亿元(5.97亿元)人民币,环比第二季度大增31.5%。
数据看上去光鲜,实质是否如此,我们一起通过对比分析,来审视信也科技财报背后透露出的蹊跷。
信也科技财报第一个蹊跷之处,是财报发布的时间。信也科技选择了在11月17日,在几个主要竞争对手(乐信、360数科、趣电)发布三季度财报之前率先发布了自己的三季报,打破了信也科技的财报发布常规和策略。在仔细统计了信也科技从2018年(当时还称为拍拍贷)第一季度财报开始,直到2020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为止,总计10次季度财报发布,信也科技均选择“夹在中间”的发布策略,即信也科技在乐信、360数科、趣电几个主要行业竞争对手中,绝不选择在第一个、也不最后一个,而是选在中间的位置来发布财报。
从多位资本市场和接近信也科技的人员处了解到,这样的财报发布策略几乎成为信也科技的既定政策,一直到此次财报发布“打破”了常规。原因很可有来源于两点:一是CFO辞职的发布,对外界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影响,信也科技希望提前“引爆”,后续可以逐步消化影响,且可以避免在竞争对手之后发布财报,引起更大的猜疑;第二点在于,信也科技的三季报业绩虽然环比二季度有相当的增长,但增长幅度远不如乐信,特别是360数科等主要竞争对手。出于减缓CFO离职影响和提前发布可提前宣传业绩改善的目的,信也科技一反“常规”,抢在行业主要竞争对手之前,第一个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
第二蹊跷之处就更为关键了。信也科技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3季度的利润高达5.97亿元人民币,环比二季度的4.54亿元,净利润增加了1.43亿元,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增加的近40亿元促成贷款量所带来的利润(3季度170亿元,2季度131.4亿元),但如果深入财报分析,会发现如此高的净利润很是蹊跷。
首先,5.97亿元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的6.489亿元,仅仅减少了5190万元。要知道2019年第三季度的促成贷款达246亿元,是信也科技历史上单季度最高的促成贷款额度,比之本季度的170亿元的促成额多出了整整76亿元,而更为核心的是,在2019年第三季度信也科技促成贷款的平均费率还维持在IRR(内部收益率)40-50的水平,直到10月份信也科技完全停止p2p部分的新标发布,信也科技平台上的平均借款费率才逐步降到IRR36的水平,而即使是IRR36的费率水平也比信也科技2020年3季度平均IRR30左右的水平要高不少。因此在促成贷款额度少了76亿,费率水平低10个点的情况下,信也科技2020年3季度净利润达到近6亿,是令人非常费解的。
我们先抛开繁琐的公式计算方式,回归到质朴也最本质的计算逻辑,净利润的增加无非来源于两头,各种收入的增加和成本的节约。我们逐项将信也科技财报中的收入增加和成本减少,与收入下降和成本增加的部分进行相加对比,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一些指标。
我们先看收入降低和成本增加的部分:在2020年第三季度,信也科技收入下降的有5 项,分别为贷款便利化服务费由2019年同期的8.936亿元降至本财报季的4.863亿元,少了4.073亿元;便利后服务费由2019年同期的3.070亿元降至本期的1.614亿元,减少了1.456亿元;净利息收入从2019年同期的3.45亿元下降到本期的2.690亿元,少了7600万元;提供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下降至3510万元,比2019年同期的6920万元少了3410万元;其他收入从2019年同期的5210万元下降到本期的2630万元,又少了2580万元。成本增加的科目1项,支付给第三方供应商的费用增加了2%,为680万元,因此6项收入下降和成本增加的合计给信也科技带来减收7.114亿元.
再来看增收和节约开支的部分,增收的部分仅有1项,为向其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增加了客户推荐费(了解到的至少包括了乐信和360数科)从2019年同期的5320万元增加到了今年三季度的1.376亿元,增加了8440万元。成本节约的科目包括3项:首先是销售和营销费用减少了49.7%,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139亿元;一般和管理费用从2019年同期1.248亿元,下降到1.054亿元,减少了1940万元;由于技术相关部门团队精简,研发费用减少了1520万元;另外2020年第三季度税收减少了1230万元。由此,所有增收及成本节约的部分总计2.3亿元。
一番计算之后可以很清楚的看出,2020年第三季度信也科技在减收及成本增加和增收及成本减少的部分,分别为7.114亿元和2.3亿元,两者的差额为4.814亿元。如果依照计算结果,信也科技2020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只有1.675亿元,那么这接近6亿元的净利润又从哪里来的呢?
答案是,过往3年积累的历史质保金贡献了信也科技净利润的7成。为了解释清楚这个历史质保金的来历,容我们拉开一点时空叙述。信也科技的前身拍拍贷从2007年成立,直到2014年全年的撮合金额还不到13亿元,彼时很多后起平台的交易规模都轻松突破了百亿,拍拍贷规模做不上去的原因很多,就其主要一点在于拍拍贷的模式不刚性兑付,体量很难突破。而从2015年夏,现任CEO章峰入职拍拍贷担任CRO,特别是在2016年兼任老客业务的负责人后,拍拍贷交易体量成倍膨胀,2015年56.25亿元,2016年198.78亿元,2017年656亿元。除去行业风口的因素,章峰对信也科技根本的改造在于引入了“借款质量保障金”的结构,在借款人借贷时除去利息、服务费等费用外,根据用户的风险评定等级收取数额不等的“借款质量保障金”,当然这也是2016年以后互金行业的普遍做法,但并不普遍的是章峰给拍拍贷设计的“借款质量保障金”的收费标准,类似同期的宜人贷平均按照7%收,而拍拍贷则按照不同风险评级最终逾期率的3倍来收,以评级最多的B、C两个等级为例,5-7%的最终逾期率,意味着拍拍贷要按照年化15-21%的标准来收取借款人的“借款质量保障金”。
而根据一位原信也科技风险部门中层的描述,每次遇到整个行业风险上升时或拍拍贷预判要上升前,章峰总要要求在3倍的基础上还要提高收取的标准,以便信也科技有足够的buffer(拨备)去覆盖风险。同时根据一名信托和一个地方城商行参与与信也科技合作的人员的说法,信也科技在介绍自身借贷资产时,总是特别强调其风险拨备完全可以让合作机构放心。
正是借着对借款人收取的高额“借款质量保障金”,章峰让拍拍贷摆脱了对借贷业务规模极速扩大带来的风险担忧,撮合规模从2014年的不到13亿,5年不到到2019年扩大了15倍。同时,在对借款人的合同中设计赠与条款,在质量保障金没有赔付或没有赔付到所缴纳金额的情况下,借款人默认自动将所收取的“借款质量保障金”的剩余金额赠送给居间方平台(即拍拍贷借款)的方式,留存了大量的“借款质量保障金”余额,该资金一直留存在拍拍贷与招商银行合作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账户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行上海分行人士表示,在信也科技对其p2p业务清盘前,招商银行拍拍贷资金存管账户上的资金余额为21亿余元。而据另外的消息来源证实,信也科技提前在今年3月就对p2p业务的资金余额进行了清盘,并使用了上述“借款质量保障金”中的9亿多元对债权人进行了赔付。
对于剩余部分,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中分别以质量承诺收入的方式,计入财报中。信也科技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中也显示,根据ASC326准则,第三季度的担保收入为7.471亿元,同时质量保证承诺的预期信贷损失为3.266亿元,而正是这个质量保障承诺收入和损失的差额填补了在上面计算中信也科技整体收入实际减少的部分。我们如果担保收入和信用损失轧差计算一个增益的大数,信也科技2020年第三季度真实的净利润仅有不到2亿元,也就意味着有4个多亿是信也科技利用财务的手段将之前的“借款质量保障金”的余额“装进财报的收入和净利润中。在信也科技自己发布的财报中也露出了端倪,财报中有这么一句描述“在采用ASC326后,质保承诺的预期信用损失将在ASC460项下的担保负债之外单独核算。
也由此可以间接印证信也科技即将离任的CFO何德亮对信也科技的重要性。质保收入按照ASC326的会计准则计入收入,而损失却按照另一会计准则ASC460在担保负债以外单独核算。而据前述信也科技内部人士的描述,在2020年第一和第二财报季,信也科技分别将共计6亿余元的“借款质量保障金“放进了财报。
“如果确实如此的话,一是可以掩盖日渐缩减的净利润,二来更是顺道将质保金洗白作为公司的利润。”有行业资深从业者评论信也科技质保金的高额收入确实让人吃惊。
最后一处蹊跷在CFO的离职和任命。信也科技在宣布现任CFO即将在12月1日离职的同时,发布对何德亮的董事任命。蹊跷之处在于,何德亮从2016年10月任职信也科技CFO至今的4年内从未能进入董事会,却在离职CFO后成为董事。此外,信也科技除四位创始人以外的其他高管,包括现任首席执行官的章峰、首席产品官兼技术官的王玉翔和即将接任CFO的财务高级副总裁徐佳圆等一众高管均不是董事会成员。
来自多位信也科技内部及接近信也科技的人士表示,何在去年底已萌生去意,信也科技董事长顾少丰多次挽留未果,在今年年初秘密启动了新CFO的招聘,希望在何10月合同到期前能找到一个在资本市场有能量的CFO,却几乎无人应聘。无奈之下,在章峰等人的推动下接受了由财务高级副总裁徐佳圆继任CFO的方案,却对徐在资本市场的能力颇为怀疑,迟迟不肯有所动作,直到8月才在公司高层的极小范围内宣布徐与何同时担任联席首席财务官,为11月份财报的对外宣布铺路。
讲完人事变动的蹊跷,我们在回过头来关注一下财报数据中的另一个问题,促成借款金额。在连续两次财报中,信也科技都对下一季度的促成金额总额进行了预期。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中,信也科技对第三季度业绩给出了140-160亿元的预期,最终CEO章峰在本季度的财报中表示,信也科技完成了170亿元超过了上季度业绩预期的上限。而在本次发布的三季度报中,信也科技继续给出了第四季度180-200亿元的业绩展望。
我们的预判是,如不出意外信也科技肯定能完成上述业绩预期。故事的关键在于,信也科技前三季度总计的促和借贷总额达到了431.94亿元,如能在第四季度顺利达成业绩目标,2020年全年的促成贷款总额在611.94-631.94亿元之间,正好超过了600亿元。
为什么是600亿元?
在今年年中信也科技的一次经营会上,信也科技董事长顾少丰询问CEO章峰,今年全年成交在600亿元以上没问题吧?章当场表示在今年疫情和监管收紧的情况下,完成600亿有困难。顾在沉默了一阵后甩出了一句:“那说明团队不太努力嘛!”的责问,章只好将600亿的kpi应承了下来。
看似客观的业绩数据背后,却也处处闪动着人事博弈的影子。
相关人士向富凯IPO财经提供一份信也科技资金居间合同值得深思,合同主体公司“上海群珊企业管理中心”“上海耳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背后关联方“某金融公司”“某银行”。
具有戏剧性的是“顾群“顾亚芬”“顾少丰”,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为,[富凯ipo财经]原创文章,转载必究。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内容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