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喵喵
【1】
初中时,穿越剧特别火,我也常跟着剧情想入非非:
活到60岁,找一处临深渊的高山,纵身一跃,说不定水深处就是时光隧道,我便可以趁机穿越到古代,摇身一变成大户人家小姐或者......
后来,我跟母亲说“我只要活到60岁就行了......”话还未说完,就被母亲连着三声“呸呸呸”,然后骂了一头包。
其实,我之所以选择60岁的时候死亡,也并非信口开河。
那时,我以为人80岁就会寿终正寝,我60岁的时候,父母也应该不在人世,死亡就是我自己的事了。
再后来,我结婚生子,跟X先生无意间谈起这段往事
我说“等我们老了,一起环游世界,找一处山美水美的地方,自杀吧,既圆了同生共死的誓言,又不会给娃带来任何麻烦”
X先生不置可否,只淡淡回了句“那你想过你女儿的感受吗”
那时,我以为儿女大了,成家立业了,毕竟“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作远忧”,死亡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了。
那时年幼,总觉得死亡是一个人的事情。
直到小姨去世,我才开始动摇:死亡到底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2】
小姨是家中的老幺,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四个姐姐。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虽是老幺,也没多占几分便宜。书读的不多,却经常生病,有好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多岁时嫁人,婚后生了两个女孩 ,丈夫还算体贴,夫妻感情不错,唯一的缺憾就是无子,人前人后倒显得矮人一等。
30岁时,飞来横祸,淋巴癌,发现的时候已是晚期,死神终究还是没有放过她。初时,她也埋怨为什么偏偏是她,她不想死,她想看着年幼的女儿们长大,她想伺候老母亲百年,她想与丈夫相守到老,可是晚期的淋巴癌就是死亡通知书,她渐渐妥协,反过来不断地安慰着身边的亲人......
那是一个清晨,我们赶到小姨家的时候,她已穿好寿衣,躺在堂屋,她的上半身靠在小姨夫的怀里,她和我们每一个人打着招呼,“来了”,只是比平时虚弱了些。她一个个嘱咐,轮到我时,“好好读书,读出来就不用过苦日子了”,那一瞬间,我真的以为小姨只是病了,也许会有奇迹。当嘱咐完毕,小姨仿佛又多了几分力气,不停地说“我要走了”,许多人就过来劝小姨夫把小姨放下,说是大限已到、莫要强留,小姨夫放下的那一刻,小姨真的就闭了眼、永远地走了。
小姨的死,最伤心的是外婆,白发人送黑发人,她逢人便伸出手,念叨“我以前六个手指头,现在断了一个”;
小姨的死,最可怜的是两个表妹,大表妹,十岁,一直跪着棺材前,不哭也不起,小表妹,两岁,站在棺材前,看着吹喇叭的人笑。
如果有药物治疗,我相信小姨的生命应该可以再延续一段时间。
可是,小姨放弃了。
她不想因为昂贵的手术费、医药费让孩子们以后的生活无法维继,她不想放疗化疗后头发掉光却还是难逃一死。
无论我们有多么不愿和心痛,即使眼睁睁的看着她离开人世,我们还是遵从了她的遗愿。
【3】
多少年过去了,我始终不愿主动去回想这段往事,我永远忘不了小姨被放下那一刻,我内心的无奈、绝望和疼痛。我曾幻想,如果小姨夫固执己见一直抱下去,小姨是不是就不会离开,就算是回光返照,会不会更久一点。
再忆往事,缘于一则新闻:
最近,八十岁的琼瑶阿姨,围绕要不要给老年痴呆的90岁老伴安插一根鼻胃管的问题,与继子继女展开撕逼大战。
琼瑶阿姨说:老伴意识清楚时,曾留下遗嘱,一旦病危,不得插管,我们要遵从他自己的想法。
继子继女们说:现在还没到病危的时候,不插鼻胃管,父亲就会被活活饿死。
平先生现已失忆,既不能阐述自己曾经的遗愿,也不能决定自己未来的生死,只能任由现任妻子和亲生孩子互怼。
不过,他的遗嘱很清晰:
“我病危的时候,请不要把我送进加护病房。我不要任何管子和医疗器具维持生命,更不要死在冰冷的加护病房里。无论是气切、电击、插管、鼻胃管、导尿管……通通不要,让我走得清清爽爽”
白纸黑字,平先生的遗愿就是“清清爽爽的走、体体面面的死”。
以爱之名,妻子让你死,孩子要你活。
手心手背都是肉,平先生,如果您意识尚存、记忆犹在,您应该会犹豫吧?
琼瑶阿姨将“家丑外扬”,除了委屈和无助,也是呼吁台湾当局能立法通过安乐死,让更多的老人自主决定生死;
平家子女口诛笔伐的争人之战,除了有孝心,还有对父母离异往事的耿耿于怀。
我相信,智慧如您,再多的犹豫,也会回归最初的希望“让我走的清清爽爽”
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有的人走的快,有的人走的慢,有的人出发的早,有的人出发的晚。
人的一生,有父母,有伴侣,有子女,有亲朋好友。
所以,死亡早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但是决定是生还是死的只能是一个人,那个人就是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待到死神降临,请尊重亲人的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