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闭包的@escaping和@noescape

OC的Block有一个坑,就是它的调用时机。

看下面两个方法,思考一下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 (void)methodAWithBlock:(void(^)())block {
    _block = block;
}
- (void)methodBWithBlock:(void(^)())block {
    block();
}
  • 第一个方法是将block作为实例变量存入当前的对象。常见的例子是异步的网络请求回调。
  • 第二个方法是立即调用这个传入来的block。常见的例子是数组的排序。

如果这是一个私有的类,@implementation看不到。那怎么判断这个block是拿来干什么的呢?答案是无法判断。

第一个方法里的Block是被当作实例变量接收了,例如该对象是A。对象A同时也被对象B持有,就成了这样B->A->block,这时block实现里引用了B,那么就变成了经典的B->A->block->B,引用循环。

可喜可贺的是如果我们不看内部实现,根本无法确切地判断出这个block是被对象A持有的。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一般在声明方法时都会注明这个Block是作什么用的,只是在语言上无法防止这种不确定行为而已。

swift的闭包

有意思的是,swift在闭包上加强了静态检查。它有两个修饰词@escaping和@noescape。这个看代码就能说明。

    func addClosure(_ closure: @escaping ()->Void) {
        self.closure = closure
    }
    
    func doSomething(_ closure: ()->Void) {
        closure()
    }
  • 第一个方法加了@escaping,以为着“逃脱”,闭包的生命周期可以逃脱方法的作用域,在方法return后不会销毁,这意味着它的调用时机是不确定的,是异步的。一般用于异步网络请求。
  • 第二个没有修饰词,所以是默认的@noescape,这意味着该闭包不能超出方法的作用域,方法return后闭包就销毁了,所以它是安全的。

下面这种做法是会报错的,因为在方法doSomething返回后,闭包还存在于异步队列里等候调用。

    func doSomething(_ closure: ()->Void) {
        DispatchQueue(label: "queue").async {
            closure()
        }
    }

总结

swift作为编程语言在静态检查上比很多语言都强,或者说我没见过那个语言有这么强的静态检查(就我目前接触过的语言来说)。未来将继续记录一下swift的一些特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介绍 Swift官方开发文档对于闭包的介绍是这样的:闭包是可以在代码中被传递和引用的功能性独立模块。Swift 中...
    Latte_Bear阅读 885评论 0 1
  • 发现 关注 消息 iOS 第三方库、插件、知名博客总结 作者大灰狼的小绵羊哥哥关注 2017.06.26 09:4...
    肇东周阅读 12,251评论 4 61
  •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蓝小雨回家没两天,一家文摘类的报社就邀请他去就职广告总监。可蓝小雨没有立马答应,做的第一件事...
    蓝小雨阅读 218评论 0 0
  • 缘由:一般说来如果想用一个系统的类,但是该类又不满足需求,首先肯定是继承自系统的类,重新构建一个类,但这种方法,如...
    天空中的球阅读 338评论 0 0
  • 同事在朋友圈发了几张今天早上拍的风景照,很美,也很惬意。我在欣喜之余,忽然才发现,原来秋已经所剩不多了。 今天,天...
    西环房客阅读 2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