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8日更

非逻辑思维的根源

逃避性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着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永远宣称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对某个事物作出确定的判断。这种情形通常与宗教信仰有关系。一个无神论者宣称世界上根本没有神,而一个不可知论者则声称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是否有神存在。并不仅仅在宗教上,一个不可知论者有可能在任何问题上都持不可知论的态度。怀疑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别。不可知论者既不否定真相的存在也不认为它可望而不可即。他们仅仅是声称人们对任何确定的事物的真相都所知甚少。

正如怀疑论一样,不可知论在有效推理中也有一席之地。当我们承认自己的无知时,我们就是一个诚实的不可知论者。
如果我们对某个事物所知有限,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那就应当尊重事实。否则我们作出的结论就是不负责任的。而逃避性不可知论者将某些可以解决的无知同样视为是不可逾越的。
即使在对一个事物做了长久深入的调查后,他仍然会说“我不知道”,这与你根本没有付出任何努力时所说的“我不知道”是有本质区别的。秉持逃避性不可知论的人,无知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借口而非理由。这样的无知时懒惰和漠视的结果。

玩世不恭和盲目乐观主义

玩世不恭者习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事物作出悲观的预计,而盲目乐观主义者则恰恰相反。这两种情形都不合逻辑。玩世不恭者和盲目乐观者都形成了偏见,因为他们在深入了解事物并对其做认真分析之前,已经作出了自己的判断。未来辩白,玩世不恭者会假设:1.要辩论的问题是荒谬的;2.他的对手很愚蠢;3.辩论本身不能带来任何好处。玩世不恭带来的问题,除了内在的不合逻辑外,还阻碍了我们探究真相的可能性,将悲观的预测变成在我实现的预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谁说文学家不食人间烟火、不谙凡世俗事?咱北宋大文豪苏轼第一个不答应,这位浪漫豪放的词人不但文艺范儿,还是个十足的吃...
    封荣华阅读 3,122评论 1 0
  • 夜色喧嚣宁,明月潮声起。 清静何处去,随风归故里。 思绪千里越,步履寸步移。 此时可与共?入梦待佳期。
    夏天的梦想阅读 1,183评论 0 1
  • 九月的风翻开书 寻找一阕词说秋的话语 轻飘的叶子以旋舞的姿势滑落 优美的完成她最后的绝唱 时光在指尖中流淌 弹一曲...
    燕知秋70阅读 4,681评论 22 31
  • 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 要梦想还是要生活? 当然是生活! 眼前都不过不下去谈何梦想。 如果放在两年前我还会另外的回答...
    玛雅勿执着阅读 3,1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