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4组62号玉泽+《富兰克林自传》

文|玉泽

旧知:人物传记都是赞颂人物的各种优良品德和成就的书籍

我很少看欧美的书籍,除了一些特别经典的,比如《追风筝的人》、《小王子、《唐吉诃德》...原因有几点:

⒈不是很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像中国的《平凡的世界》,如果外国人不了解陕西的地势面貌和中国的文革和改革,我想读起来会有点不知云云,而我知道这些历史,读起来就很顺畅,同理,作为一个中国人,不是很了解欧美的历史,读起他们的书会有点困难。

⒉人名不好记,一旦人物多了,光是谁是谁都会让我崩溃。

⒊语言结构,我不是很喜欢他们那种叙事风格。

本周要读的《富兰克林自传》不仅是一部美国文学,还是一部自传体。

对于自传体,我一直以来都是抱着一种大多数自传体都是别人代笔的、且全文都是在歌颂人物的伟大事迹的心态看待的,而我又有着「别人的成功都是无法复制的」这种想法,所以我几乎都不怎么喜欢看自传体,包括中国的。

新知:富兰克林的自传是自己写的且对自己的过错毫不避讳的写出来了

这本书的译者导言很长,也很有价值,有3点对我很有帮助:

⒈把人物贯穿的时代背景交代的很清楚:

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卒于1790年,他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十八世纪。

在思想史上,十八世纪被称为“启蒙时代”,又被称为“理性时代”。主张理性,就要推崇科学,破除迷信。

由于对科学的尊重减弱了对神的尊崇,也减轻了人们对奇迹、对圣书、对国王教士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迷信,而更多地专注于人本身,于是慈善事业兴盛起来。正是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富兰克林重视公益事业。

在宗教史上,十八世纪是自然神论风行的时代。《自传》不止一处讲到了作者的宗教观。富兰克林对宗教仪式的淡漠,对各宗各派教规、教义的不以为然,就是以这种自然神论为出发点的。

⒉富兰克林的可贵之处就是他敢于亮丑,写年轻时犯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绝对不能曝光的“隐私”。

⒊富兰克林的《自传》是美国的第一部杰作,至今仍然是美国制作中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

这三点让我觉得这本书有吸引我读下去的欲望。

快速的浏览完全书,我觉得富兰克林作为美国市值最大的100美元上的人物是很有道理的,他一生勤奋、节俭、诚实、乐于助人,热衷慈善,最重要的是一心为他人,为国家!富兰克林后来被民众信任,有号召力,被议会委以重任,他身上就一定有着让人学习的优点!

行动清单

带着以下问题细看全书:

■ 富兰克林身上都有着哪些优秀的品格?他是如何培养了这些好品格的?

■ 这些品格中,我有哪些不足,以及在哪些地方需要加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