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县城过元宵

2018年3月2日  周五  晴

今天是元宵节。

在县城,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所以,过年是比较长的。

“不出正月还在年里”,大家走亲访友,打牌吃酒,尽情地放飞自我。就连平时爱唠叨的父母和媳妇,也变得大度起来,暂时可以放任你的放纵。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这狂欢的高潮。

随着元宵节的临近,昔日平静的小城逐渐热闹了起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街道两旁的门店、牌匾和建筑物前都悬挂起了红灯笼。树枝上披着一眨一眨的星星灯,草丛里插着五颜六色的花卉灯,空旷地带布置了火树银花,或者是可爱的小动物。主要路口扎起了彩门。闲逛的人们穿着新衣在摆着各种造型照相。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各个村都开始“耍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有耍龙、舞狮、跑旱船、打花棍、威风锣鼓等传统节目,也有广场舞、旗袍秀、歌舞等现代节目。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月十四和正月十五这两天,各村优秀的节目要在县城进行集中游行,巡演。人们早早就吃罢饭,携家带口,根据游行路线,占据观看的有利位置。当游行队伍过来时,人群中不时有议论声:“那不是俺村的王大牛吗?这狗日的还会敲鼓。”“这不是李大妈吗?哧,化了妆,老来俏了呢。”表演到了精彩之处,人群中会不由自主地爆出欢呼声和掌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县城各大小广场的舞台,有唱大戏的,有演奏八音会的,有猜灯谜的。忠实的欢众其实没有多少。跟着爷爷奶奶们出来的小孩子,没有耐心细听舞台上在唱什么,又不敢跑远,于是就围着舞台嬉戏打闹。年轻人坐在一旁的小摊前,或喝着麻辣烫,或撸着串,谈恋爱,交朋友。多日不见的中年大叔大妈们,看着戏,却八卦地聊着社会上的各种新闻和家长里短。各种年龄段的人在同一个场合都能找到不同的乐趣,在如今的年代,恐怕不多见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晚上,弘扬主旋律的各种装扮的巡游彩车成了主角。璀璨的灯光,绚烂的烟火和震耳欲聋的鞭炮相互交映,喧腾了节日的夜晚。

狂欢之后,带着兴奋的神经,喝一碗热腾腾的元宵,给这节日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也给自己之前无论是喜还是悲的人生画一个句号。

十五过后,喧嚣和烟花逐渐散去,小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对家乡的眷恋和回忆,却深深地印进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