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向暖,安之若素---初级研修(12/90)

参加李克富老师的研修课,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90天日记的撰写,然后出一本书,群里要求各位学员报个自己的书名。我想到了“微笑向暖,安之若素”,不知道这样的一句就出现在了脑海里,心存美好,微笑中带有阳光,即使在陌生不如意的环境里,也要向每一个方向微笑。安然归于平淡,像平常一样生活着,对生命中不期遇的困难与挫折不抱怨,不沮丧,获得内心真正的安静和平和。我更愿用这样的心态去成长自己。

作为成长中的我,自从学习了心理学之后,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情绪的稳定。每每有情绪发生的时候,都在扪心自问,我的需求是什么,是什么没有被满足引发了情绪呢?当这样想的时候,情绪多半先会稳定下来,而再去思考这些的时候,情绪的阴霾很快就会烟消云散了。因为情绪的不稳定,对孩子对家庭曾经有过多么大的伤害,现在想想后背都会发凉。

这次研修课,很重要的一个作业就是每天监控自己的情绪曲线,在这之前很久,我就和一直坚持冥想的朋友开玩笑说,我现在的情绪就像心脏停止跳动的心电图一样,几乎就是直线了,没有大喜大悲,没有跌宕起伏。即便是遭遇困境,也能安之若素,泰然处之。冥想让我回到当下,回到自己的内在,也是我近期情绪稳定的一个原因吧。我更希望自己面对家人或他人的各种情绪的时候,一个“安”字就好,这是我对自己学习心理学更是学习完这次研修课的一个期望,我唯有安之若素。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而这样的情怀在我看来,是不可多得的。可以说他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名作家,那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因为上了个自己不满意的大学,心情一度低落,《约翰克里斯朵夫》让我重燃对未来的希望,喜欢到抄写了整整一个日记本,甚至到了有的章节还去背诵的程度。犹如在黑暗中最低落迷茫无助的时候,突然见到光明后欣喜。那个略带有灰色的青春年少的我,罗曼罗兰用他对真理和爱的理解,刷新了我的三观。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个真实的缺点不少于优点的人,是一个活生生的很平凡的人,但他充满正义感,不忘为他人排忧解难。虽然这个世界给了他那么多的不公平,甚至是苦难,但他依然用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回馈社会,用自己善良的心去感悟这个不太友好的世界,他的内心始终充满了真理、爱和感激。他对情感世界、精神世界、音乐世界以及灵魂世界的追求,让我不得不时时的反问自己,我真的像约翰克里斯朵夫那样虔诚的对待自己的爱情了吗,我能有他和奥利维那样心灵相通的友谊吗,我为自己的梦想、理想奋不顾身了吗,面对他一生折射出的人格魅力,我对不断成长的自己说,像约翰克里斯朵夫那样唯有微笑向暖。

而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更期望自己面对求助者的时候,如何全然的做到接纳不评判,这对我这样的咨询小白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所表述的往往是消极的阴暗的一面,咨询师也是普通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喜好厌恶。面对那些和自己三观不合的求助者,别说积极正向阳光了,做到安之若素,都是不容易的。有人说成熟的咨询师能够觉察到自己对来访者的评判,能很好的分辨出自己的感受和反应,从而能快速的从这些反应中抽离出来。李克富老师说过,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对他人的认可其实就是内心对自己的认可,而这些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练习。微笑、点头、认可是心里咨询师的基本行为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养成,我唯有微笑向暖,

我更愿将这样的心态用于心理咨询中,用正向积极阳光的心态,引导求助者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就像李老师说过的一个例子,你在马路上行走,有人踩了你一脚,不但没有向你道歉还骂了你一句,你觉得这个人是可怜还是可恨呢?学习了心理学你就会感到这个人真的是可怜。正常的人踩了别人,会向他人道歉,是因为我们背后有养育教养我们的父母,我们很好的完成了社会化,而这样的不道歉还骂你的人,是没有这样的经历的,因为缺乏父母的教养才会有如此的行为。当你在工作中有人指责你,有人骂你,有人伤害你而没有向你道歉的时候,如果你感觉这样的人不是可恨而是可怜的时候,你就具备了人性中的最可贵的人文情怀,当你的孩子伤害你,不是可气而是自责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你从内心会升腾出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就是人文情怀。当你能体验到这样的情感的时候,你就会情怀满满。为了更好的体验这样的情怀,我唯有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原本没有觉得出书有什么障碍,仅仅这几天来我更看清了自己,尽管有了书名,我也不会出书,这些文字都不是我满意的。有时候是为了写而写,更是生搬硬套的把心理学知识融入,倒像是画龙添蛇一样实足的好笑。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但我仍然会把这些手稿装订成册,让我的语文老师李恒友老师为我作序。李恒友老师是我初中时候的语文老师,也是我对文学感兴趣的启蒙老师。记得我考上大学的那年,89年,老师写了一首诗送我,诗的内容我记不太清了,大体意思就是希望我能扬帆起航做最好的自己,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那个平凡的我,有些无言面对老师,但我这颗成长的心,也许能让老师聊以欣慰的吧。现在的老师,已经古来稀的年龄,却依然精神矍铄,兴趣满满,时不时的在老年大学讲讲古典文学,教教书法,所有的书法体他都会,现在又学习上了甲骨文体。在老师面前我不能再藏拙了,不如索性和盘托出,让老师为我作序,好让自己更有前行的动力。

要说这些手稿会送与谁,我想我最先送的是我的家人,送与我的母亲,让她看到我这几年的努力是踏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儿走来的。虽然我没有她那写了几十年的日记的毅力和坚持,但我也有我的骄傲和成长。送与我家先生,让他看到我变化的心路历程,还有在心理学方面的一点不一样的收获。送与我的女儿,走上心理学之路,起初就是为了女儿, 而一路走来,我和女儿之间的喜怒哀乐欢声笑语起起伏伏,只有我们俩个最清楚,女儿如天使一般督促我和我一起成长,也是我最好的见证者。送与我最好的知己,因为她懂得我送与她不是为了博得喝彩,而是为了让她做我最好的见证者,去体验我的感受,去感受我的体验。

我虽还没有完全蜕变,化蛹成蝶,但至少如今我走在这样阳光明媚的路上,一路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