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得到》听书,今天听到对心理学家朱瑟琳·乔塞尔森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一书的解读,觉得很受启发,笔记如下: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长雕刻。他不喜欢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热情和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女神阿弗洛蒂忒被皮格马利翁的执着感动后,赋予了这座雕像生命,皮格马利翁终于美梦成真,娶了这位美女为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指代人们自我实现的预言,你期待你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对一些人赋予了强烈的期待,那这些人就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
皮格马利翁效应得到了心理学实验的证实,《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讲述了这个实验。1968年,罗森塔尔对学生们进行了一种所谓的“哈佛应变能力测试”,同时给了老师们一张随机的名单,告诉他们名单上的这些学生都是测试当中成绩最好的,他们未来发展可能更有潜力。实际上,所谓的测试只是一些非常普通的智商问卷,而罗森塔尔交给班主任的名单中提取的学生,也只是随机抽取的,没有什么特殊表现。
一个学年后,罗森塔尔发现之前名单上的那些学生,成绩真的变得特别好,并且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变得活泼开朗,自信心强,乐于和别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老师并不认为自己对那些学生有系统化的特别照顾,但他们和学生的日常交往中,会不自觉地通过一些微笑、点头或者鼓励性的言语传递出期望,这些期望的信号被学生收到之后,就变成了一种神奇的力量,真的让他们发生了改变。这说明期望对老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作用。
我们可以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投射性认同来解释这个现象。投射性认同是指人们会无意识地诱导别人,让这个人产生一种特定的行为。心理学家克莱因认为,人们在婴儿时期形成了与母亲的互动方式,这个互动方式后来会逐渐固定下来,成年后把它带到跟其他人的关系中。也就是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释放一些情感信号,让别人产生了变化,诱导别人做出自己想要的反应,比如跟自己的感受一致,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思考,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等。
每个人就像剧场里的导演,以往的经验、现在的需求和对未来的期待,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剧本,人们把自己期待的角色投射到别人身上,然后挑选合适的人出演自己剧中的角色,也接受别人的邀请扮演他们需要的角色。我们在跟人的相互作用中创造自己,也创造彼此的关系。正如皮格马利翁效应所说的那样,你期待什么,人们就会成为什么。
想起了曾奇峰老师在上海工作坊的课上一个学员分享的案例——《我为什么总是遇到渣男》,案例的主人公身边来来往往与她发生感情纠葛的总是一些不负责任甚至品行不良的男人,初恋情人抛弃她与别人结婚,有的人与她上完床上悄无声息地溜走,有的人对她多次实施性侵,有的人在公开场合辱骂她……普通人看来,这个女孩实在是太不幸了,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人其实都是在被她挑选来饰演剧本中的角色的,是她潜意识中散发出来的“气味”吸引了这些人,也可以说是对方认同了她的投射。
所以,如果你的身边总是有一些有某些特质的人出现,可能正是他们受到了你的邀请,来出演你剧本中固定的角色。从这些人身上,我们可以觉察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尤其是当受到困扰时,更可以从其中找到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作出一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