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的勇气》读后感

“不管教的勇气“我理解的是有所管教,才有所不管教。“管教”不是不管不问,不是放弃;“不管教”就是不控制。

父母为什么要控制?因为控制能暂时消除他们内心的焦虑,却没有意识到让孩子错过了自己尝试的机会。

孩子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他们的人生是独一无二的。 无论我们多么想帮把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们,但他们成长的方式依然是自己去尝试。

那父母能做些什么?

父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唯有以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基础,”孩子才不会抵触来自父母的帮助,父母的帮助才是有效的。“纠正之前联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父母还能给孩子机会,让他们体会到自身的贡献感。阿德勒早就说过,“幸福即贡献感!“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幸福?“这种贡献感不仅仅局限于孩子的实际行动,还包括孩子本身的存在。”“孩子平安无事的活着,这本身就很可贵”,“这个孩子是我无可替代的重要的人,……终有一天他会独立并离开我,……在这一天到来之前,一定要努力的友好相处。“

“父母注意以上几点 ,能够做到心平气和地陪在孩子身边,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说到心平气和地陪伴孩子,真的是蛮不容易的。做不到也没有关系,那就暂时跟孩子保持距离。信赖孩子,照顾好自己,是送给彼此的最好礼物!共勉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