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能够回答你这个问题的人至少得要50来岁才行。因为,只有这个岁数的人才经历过那个中专、技校都挺NB的时代。比这年纪小的人,那都只能是听说,或从网上搜索一些人家说的东西来回答你而已。
本人就是80年代初的中专生。在我们那个地方,最早招初中生入中专的,应该是1982年,开始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师范学校开始招初中毕业生。从83年开始,就陆续开始有除师范学校以外的中专开始向初中毕业生开放。
你可别不信,那时,初中毕业生第一个志愿往往就是报的中专,特别是农村的初中毕业生。原因很简单,那时的中专毕业生与大专、本科毕业生一样,同样都是国家包分配工作的。也就是说,你只要能够考上中专,就能成为非农业户口了,当地话说,就是能够吃国家粮了。就有了城市户口了。
在那时,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要想搞个农转非,那比登天都难。
也正是因为,上了中专就能够农转非,就注定了中专在当时的热闹程度了。
好了,介绍完中专生的待遇,再来说中专与技校的区别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技校与中专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能农转非。或者换一种更加通俗的说法,中专毕业是干部的待遇,而技校毕业依然是工人的待遇。
当然,这都是以往的说法,现在有些不太一样了。毕竟时代不同了。
现在比较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中专是与本科,专科一个系列。而技校是属于职业教育,与职业高中是一个级别,目的也就是培养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