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籍】
——亲子教育类《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作者简介】
——金伯莉 布雷恩,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
【推荐理由】
面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每一个家长都需要学习,但是我们往往不重视,从而导致在孩子培养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有时候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常常束手无策,万般无奈,经常会发脾气,埋怨孩子不听话,有时还大喊大叫,恐吓威胁,甚至放任不管,其实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往往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造成成年后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亲子类教育方法的学习,而这本《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能够教给我们一种叫作“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真的很神奇,值得你一读。
【思维导图】
【核心内容】
一、父母管教孩子的常见误区
1.你属于哪一类型的父母呢?——控制型和放任型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般分为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什么意思呢?控制型父母喜欢使用命令和威胁的语言控制孩子的行为,比如:我数,1、2、3,马上给我起床,或者不要再吵了,再吵就不给你看电视了,如果再哭,就把你关到门外面去等等,这种类型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会有责任感,长大以后更容易放纵自己,因为这些孩子始终处于一种命令和威胁的环境中,导致自己对外界的一切都无所谓。
还有一种是放任型的父母,就是对孩子的行为不闻不问,放任不管,任其自由发展,或者说我没有方法,实在是教育不好,就让其自生自灭。这样的孩子学不会应有的社会规则,长大以后缺乏约束和规矩,没有群体的归属感,更容易走入极端,迷恋网络,因为他们需要极强的团队依赖。
2.你重视过孩子的感受吗?有没有过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说饿的时候,父母的反应是,你怎么会饿呢?不是刚刚吃过饭么?再比如孩子摔了一跤,嚎啕大哭,你走过去说,不疼,不疼,男子汉要勇敢一点等等。
其实孩子说饿的时候,作为父母先要体会孩子的感受,然后再询问需要再吃点什么?孩子摔跤了,嚎啕大哭,你应该立即走过去,并蹲下来,确认孩子的状况,并询问:一定很痛吧,有没有感觉哪里特别不舒服?我知道你一定吓坏了,爸爸或妈妈也吓坏了,要不我们去别的地方玩吧,这里太危险了。
3.你诱惑过孩子吗?有没有利用外部激励和奖励的手段
作为父母你一定使用过外部奖励或奖励来激励孩子,比如做的好奖励一朵小红花,考试考得好奖励你吃一次肯德基或者认真吃饭奖励你看半个小时的电视,还有作业完成的快,奖励玩一会游戏等等。
——这些行为叫贿赂。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并不喜欢遵守规定或者好好表现这件事的本身,这些孩子做任何的事情都需要外界的驱动或奖励,他们其实并不能认识到事情本身的价值或没有学会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4.你以消极后果惩罚过孩子吗?
这里首先要区分直接后果和消极后果,对于大家约定的事情,如果没有完成,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后果,这个后果发生后孩子也很容易理解,比如,约定到时间就吃完饭,结果看电视迟迟不来吃饭,等电视看好已经没有饭了,直接后果没饭吃了,只能饿肚子。还有就是孩子就是没有完成作业,然后你就惩罚这周都不允许看电视了,这种叫消极后果,因为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孩子也很难理解,作业没有完成,怎么就不能看电视了。孩子会感到家长负面的情绪,并学会用暴力沟通的方法对待他人。
5.你体罚过孩子吗?
比如:罚站,不许吃饭,或把你关到门外去,这种体罚性的威胁可能会暂时奏效,但会使孩子一次次的挑战你,并从中学到的唯一的道理就是害怕家长发火或不要自己而不得不服从,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后还是会犯错误的,并且学会了使用暴力能够解决问题。
6.你是否经常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并忽略孩子的性格特征?
也就是希望孩子超越年龄的懂事,以一个大人的观念来对待孩子的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还有就是希望孩子和心目中的理想孩子一样,这样都是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性格特征和年龄特点,必将导致孩子出现问题。
二、“情感引导”助推亲子亲密相处
1.什么是情感引导呢?
——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什么意思呢?
就是孩子在哭闹,不听话,冷暴力对待你,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从小就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可能我们父母也不会,而情感引导就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这种情绪叫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2.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问题1:有没有否定,忽视或者轻视孩子的感受呢?
问题2:有没有用打击的方式惩罚或教训孩子呢?
问题3:有没有用消极的方式去驱动他们的犯错呢?
3.情感引导的作用及好处
——能够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因为表达沟通顺畅,所以亲子关系和谐;
——促进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增进感情;
——孩子学会如何结交朋友?
——孩子学会如何忍耐,如何面对逆境?
——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
4.如何实施情感引导呢?
(1)播下种子很关键
——清晰的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并至少进行三次确认,达到孩子已经很清楚了。
(2)观察和判断
——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并体察孩子的需要。
(3)聆听
——保持平等,目光对视,用心聆听孩子的想法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我能够感受到你的委屈和难过,你可以跟我说说吗?
这个过程能够准备的表达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觉得被理解和尊重,反而会情绪平复比较快,这种叫反应情感。同时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发泄到别人的身上。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注意,不是简单的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
比如:忍耐,坚持,开心,辛福,分享,爱…………。
——那你看咱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你能谈谈你的想法吗?………,嗯嗯,太棒了,你的这个想法就叫分享!让他感觉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是去分享。这时候孩子就学会了什么叫分享,也更乐于去实现分享,因为他知道了意义。
三、与婴儿孩子的亲密关系
1.婴儿期开始种下亲密的基因
六个月以内的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自我安慰能力也很弱,完全依赖成人,因为经常被拥抱和安抚和婴儿哭的更少,更信任他人,也更独立。
六个月以后的孩子腹肌强壮,可以自己坐在床上,才可以让他入睡前哭一会,之前孩子的哭闹都需要被摇晃或拥抱,孩子需要的是父母。
2.以下的一些方法可能很奏效
——反复模仿宝宝的声音,会让宝宝有自信和自尊
——通过动作和歌唱让孩子和你一起做运动
——和孩子互动时,一直说话解释你做的事
——开始情感启蒙,用语言描述出孩子的情绪状态
四、与2-3岁孩子的亲密关系
1.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
开始需要设定限度,融入一些规则,仅仅靠情感引导是不够的,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可以做。最后能解释为什么可以或为什么不可以,能够讲道理的父母孩子更信服。
2.孩子需要自信心
充分的给孩子一定的表达空间,让孩子自由的发挥,不要否定孩子的想法,经常的打骂孩子会让孩子从小就缺乏自信,以后走上社会也更糟糕。还有鼓励孩子使用暴力,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用情感引导的方法处理孩子的情绪,与孩子保持目光平视,并进行充分的眼神交流,问他认为自己做的对还是错。一定先平复孩子的心情,可以带他去一个“安静区”或“思考区”,也可以抱着孩子,说出他的感受,表示你理解他的感受,这样有助于他平静下来。等到平静下来后,再询问具体的原因,哪里做的不对?下次你会怎么做?如果孩子不知道,你要告诉他怎么做才是恰当的。
——用情感引导而不是赞扬的方法,在情感引导的过程中,一定非常具体的表达你的要求,简单的表扬你真棒,对孩子没有什么帮助。情感引导的方法更加的关注孩子自己的感受,让他知道这件事本身的意义和乐趣。正确的方法比如:你现在的这种感觉就叫作成就感,怎么样,很开心吧!还有你刚才的表现叫作坚持,有时候做事情我们如果能够再坚持一下就会有希望。
五、与4-7岁孩子的亲密关系
1.当孩子难度的时候
——首先要允许孩子难过,每个人都需要宣泄悲伤的通道,孩子也不例外。
——其次允许孩子哭啼,它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有助力孩子的恢复。
——同情孩子,让孩子知识你也会有难过的时候,并倾听孩子的心声。
2.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所以你要先做好社交的示范。
——培养孩子尊重让人的隐私,先要解释什么叫隐私,为什么要尊重隐私。
——教会孩子如何道歉,教会他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停止抱怨。
3.几种常见状况
(1)孩子害羞怎么办?——做好心理准备,同情感受,积极示范,要有耐心,鼓励交流。
(2)孩子说谎怎么办?——做好解释差别,明确界定,表明态度诚实为做人本,寻求其他方法。
六、最重要的原则
1.不要让我们的情緒左右了孩子的沟通!
2.真正的无条件的去爱你的孩子,愿意为之不断学习和改变!
3.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而是任何时候都愿意理解,倾听、帮助孩子成长!
作为一个孩子父母确实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的改变,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们做的都不够,但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问题,已经开始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然后通过我们行动去影响孩子,并积极尝试运用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去解决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