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
有些书,可能非常有名,但同时又非常啰嗦。反复地论证一个观点,自吹自擂,3个字可以讲完的东西写成3万字,这是最浪费时间的。但是有些书又非常有名,有名的你不得不读,《定位》应该就是这样一本书。其实身为一个产品经理,在准备面试之前,就会接触到定位这个概念了,无论做什么产品,第一是先定位,定位自身,定位目标,然后才是讨论方法,然后再进行详细规划,最后才是细节执行。这也是定位里面的核心内容,但定位里提到了许多有趣丰富的广告例子,我们现在看起来觉得啰嗦,可能当年还没有产品概念的时候,《定位》给人的东西,是很新的。
第一章、何为定位
1.改变人的认知很难,人们可以接受一无所知的东西,但人们不喜欢被指出自己认知上的错误。
2.社会传播过度,对目标客户传播信息量有限,所以不要过度传播,从顾客出发,简化信息。
第二章、心智备受骚扰
略,都是废话
(媒体爆炸,产品爆炸,广告爆炸,人们没时间接收信息)
第三章、进入心智
1.要留下深刻印象,要建立品牌知名度,人们倾向关注第一名。
2.广告发展:从产品特性出发-从公司形象出发-从定位出发
3.米狮龙啤酒-成功定位高价啤酒“迷狮龙堪称一流”,米勒啤酒-淡啤酒,比对手的slogan更通俗更简单。
4.通过3的实例可知,想要进入用户心智,只要研究对手的slogan特性,将其中复杂无用的东西去掉,变得更加直白简单,就能成功给人留下印象。
5.定位的同时,还要注意与自己的品牌名匹不匹配。
第四章、定位在顾客脑中
1.人们只会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拿两幅画署上大师的名字给人看,他们会评论得头头是道;拿两篇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文章,署上对立方的名字,人们仍然会觉得认为自己支持的党派的文章更有道理。这是因为人们只看到自己想看的。广告就是在提高一种期望性,让人真的相信产品有这么好。
(确实,在商场买东西的时候,会倾向电视上出现广告的产品,有时候遇到一些国外好评的产品,自己没见过,会觉得是杂牌。同时知道了是国外的产品,又会不自觉的认为比国货好,这真是奇怪的心理)
2.由于信息太多,人们会把东西分类而不记得数据上的细节。产品也是一样会被分级,想要进入心智,留下印象有两种做法,一是挤掉上层的产品,二是想办法让自己和其产生联系。二的成本低一些。
比如第一辆骑车叫做 没有马拉的车 和当时交通工具联系,场外下注,无铅汽油,无内胎轮胎,都是参照既有产品进行定位的例子。比如安飞士出租车的广告“安飞士出租车仅仅排名第二!为什么选择我们?因为我们更努力!”使公司成功扭亏为盈,这是关联定位。还有七喜打着“非可乐”的定位,成功挤进软饮第三,这是蹭别类产品名声定位。
有别于传统思维,营销理念不在自己的头脑里,不在产品中,而是顾客的脑子里。
后来安飞士打出广告“安飞士要做第一”,七喜打出广告“美国人喝七喜”都是败笔,这都是在宣传自己的愿望。
(宣传自己的愿望,给人留下印象不行么??)
第五章、不要肛正面
1.问题不是产品,而是时机。努力起作用是在竞争早期,树立领导地位的时候。当一个领域有了巨头,不要想着用努力和人正面肛。能够采取的策略是在关联巨头,并加入自己的特点。
举了RCA正面刚IBM而苦苦无果的道理。
第六章、领导者的定位
1.领导者的地位是抢先进入市场得到的。
2.领导者在自己非第一的领域竞争也会失利,比如可口可乐推出动乐和佳得乐抗衡。
3.如果有两个巨头齐头并进,肯定是一方占主导地位并持续很多年,这个时候拼努力是有用的。(我想到AT两家企业)领导者要保持探索与领先的策略(又想到AT在新领域的探索和投入),对对手的新概念有快速的反应。
5.没必要再提“我们是第一”,会对顾客造成厌烦的心理。要强调“正宗货”,让顾客觉得其他的品牌都是对自己的山寨。
6.推出多个品牌来占据多个领域定位,而不是一直改变一个核心产品的定位。
7.打江山难守江山容易,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第七章、跟随者的定位
1.填补空白,可以是高价低价有用的空位,是消费者脑中的空缺。
2.不要想着高大全,不要想着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第八章、重新定位竞争
1.挤下他人,一是重新定位,即颠覆既定印象(不是才刚说不要试图改变别人的印象吗?这里应该是提出新的看法,说的有理有据让那些人觉得哇擦我以前都不知道原来是这样的,类似微信朋友圈的垃圾谣言文章)。在颠覆既定印象后就能够很简单地建立一个新的概念。
2.捧一踩一,踩别人凸显自己。
第九章、取名
1.不要取可以广泛代指同类产品的商品,要取指向性强的作品,如果是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产品,可以起奇特的名字,这样这个名字以后都会被用于代指此类产品。
第十章、无名陷阱
略,都是英文而且很玄学
第十一章、顺风车陷阱
1.公司在发展后期,与市场竞争中会收购或被收购,有命的产品不会更改名字。
2.莫名奇妙的废话
第十二章、品牌延伸陷阱
1.定位要从外向内,不要把自己变成只是一个“品牌”,要变成代指一类物品的名字。
2.迷恋品牌延伸是不对的,推出新产品要推出新的名字,这样旧的品牌不会被影响,新的又能占据市场。
第十三章、何时可以做品牌延伸
第十四章~第十九章、举例
这些例子反复都是证明同个想法,定位的重要性。可以不用读,有兴趣再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