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农村留守女童:她们的日常生活与教育支持》有感
每天早起的暑假生活转眼已近尾声,这两个月时间里,阅读了11本书,看了4篇论文,写了1篇论文以及5篇读后感......回望学习与思考的每个时刻,是如此充实与满足。八月,和群里的伙伴们一起学习的是来自戚务念博士、刘莉老师和王欣欣同学一同撰写的论文《农村留守女童:她们的日常生活与教育支持——以草山小学五(2)班为中心的考察》。断断续续读了四天,仔细回想每个案例里孩子们所提及的的内心感受,无不感到酸楚与心疼。阅读的过程也是吸收与接纳的过程,在这一“旅程”中,我庆幸自己所生活环境的无忧无虑,也在为草山小学的孩子们以及无数处于类似这种生活境遇的孩童们,特别是农村留守女童们的生活与学习担忧。想到自己所任教班级中也有几个留守女童,但和文中但孩子们比起来,她们要幸福很多很多。但是,撇开物质的匮乏,孩子心理关爱的缺失却更令人心疼......
读完这篇论文,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几个问题:
1. 我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2. 哪些研究方法与撰写技巧可以借鉴?
3. 教师该如何对待留守女童,如何作出教育的改变
一、我的疑惑:如何整合信息
通读全文,笔者们使用了具体数据和真实案例来展开对农村留守女童日常生活的呈现,如农村女童的衣、食、家庭劳动、亲子联系等的细节描述,并从四个方面论述对留守女童的教育支持,分别是留守女童的教育期望与学业指导、学习成绩与自我期望、同伴支持和学校支持,这两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此外,笔者们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呈现了大量权威的数据来论述全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田野点的概况和收集的资料;在文章结尾部分,笔者们通过城乡流动儿童、农村留守男童与留守女童的生活对比来凸显落后观念对于留守女童的伤害,并从政府、社会组织、家庭、学校和教师几个角度给出适切的建议。
通过阅读这篇论文,我获取了许多于我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整合和分析。例如,在研究背景中,文章通过一组数据,让我了解到当前社会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高度关注却普遍忽视了性别视角,将男女留守儿童看作一个同质的无性别差异的整体。再如,大量草山小学留守女童的真实故事以及日记无不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在衣、食物、家庭劳动和亲子联系中,她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缺乏足够的关爱,需要社会各界和教育主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切实的帮助。
原文片段:
笔者在2018年9月18日14:32分,以“留守儿童”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找到21,805条结果,以“留守女童”为主题找到340条(因检索的模糊性,其实仍有几篇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文献混杂于其中)。同时,笔者进行百度搜索,以“留守儿童”为关键词,显示“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800,000个,以“留守女童”为关键词,则显示“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6个”。两类数据严重不成比例。可见,学界与媒体对于留守儿童这一问题高度关注但又普遍忽视了性别视角,将男女留守儿童看作一个同质但无性别差异但整体。不可否认,农村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然而,在这一群体中,留守女童却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中国农村留守女童作为一个更加特殊的群体,始终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二、我的收获:如何借鉴方法
在阅读材料时,被文中巧妙运用的对比方法、撰写角度、措辞的严谨所折服。例如,在研究背景部分,笔者直接将知网以及百度所查找的大量文献材料的数据用数字的方式加以展现,在此过程中,我还关注到笔者举例说明时的严谨性。如在括号中补充说明检索存在的模糊性等。再如,通过留守女童与留守儿童在社会中所受关注度的显著对比来突出留守女童所处的弱势地位。又如,材料在分析田野点概况和资料收集部分时,通过由大及小的方式逐步将留守女童的方方面面(包括日常生活、学习、情感等)加以研究,进而使得所收集的材料更加全面,具有参考价值。
该研究通过观察与访谈来收集资料。通过对研究对象及周围相关人员(如远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妈妈、班主任、校领导,邻居和好伙伴或深度或闲聊的访谈,以多角度地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和其他人眼中的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参与式观察,了解研究对象发生了什么事情,研究对象对这些事情的思考、理解和体会。笔者们以及研究助手们与留守女童们一同上课、吃饭、游戏、休息,与她们建立了良好而密切的关系,在与留守女童相互接触中倾听和观察她们的言行举止。并在研究后期通过与女童的监护人和老师们在电话或是其他网络方式的联系中进一步了解留守女童的现况。这样的研究方法也给了我一些做科学调研的思路,使我学到了更多的研究方法,可以在以后的科研中加以应用。
三、我的反思:如何改变理念
作为中年教师,对于长期工作以来所构筑的教育经验,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因此,也有很多教师会跟着自己的原始经验长期实践下去,却不作出及时改变。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却不是意见值得高兴的事。我们都知道,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教育实践的不断投入,教育理念需要实时更新。在阅读这篇论文前,我对留守儿童的看法也如笔者们所言,处在浅显的水平。但随着阅读但深入,我了解到留守女童与留守儿童的关联,知晓了留守女童这一特殊群体所面临的危急处境,也通过一个个留守女童所记录的故事和内心感受,有了更加深入和感同身受的体会。稚嫩的文字体现的是留守女童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那一丝丝小小的渴望,渴望与身边的留守男童一样的待遇,也有她们对于父母关爱的强烈渴望,以及对与家中隔代老人差别待遇的不解、无奈、接受与自我安慰。小小的留守女童们身上散发着不一样的成熟光芒,理解着周围的世界,渴望到大城市读书,梦想着将来能有机会去外面的世界求学、工作,获得更好的成长机会。虽然是论文,但这些深深浅浅的孩童文字却在我的心中荡起了一阵又一阵涟漪,让我深感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两个留守儿童,相较于材料中留守女童的家庭与学习环境,我班的这两个留守女童有着更好的家庭条件,虽然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却能够每周打电话、视频,或者通过微信能够及时和父母取得联系,家中的长辈也能给予足够的物质支持。但是,我也看到了她们身上的那一份内向与时常拧紧的眉头。原来,她们并不开心。与父母长期的两地分离让她们渴望有一个港湾可以依靠,校园里虽有朋友,老师,但有时候遇到不顺心时最需要的那个人却不在身边,落寞如影随形。作为班主任,我想自己给予她们的关爱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应该对她们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与关爱。作为长期的学习陪伴者,除却学习上的辅导,还应该在有限的初中生活中给她们足够的“阳光雨露”,扮演好重要他人的角色,填补她们心理上对于亲情渴望的那份空白。
都说阅读使人成长,阅读论文亦是如此。它使我意识到自己在一些教育理念方面的错误,也反思了继续这些错误可能会给部分学生带去的持久伤害。那么,从现在起,改变自己,革新理念,从心出发,用心对待留守女童这一小小的弱势群体,给她们温暖和爱,点亮那一盏盏小小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