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上回书说到,女皇武则天冬日赏雪,兴致高昂。为彰显帝王权利,下旨要求百花齐放。恰逢百花仙子找麻姑下棋,擅离职守。众花仙不敢违逆女皇命令,全体开放。
人间是一片美景啊!
天上飘着细雪,上林苑中池塘解冻,鱼戏莲叶,鸟雀惊醒,蝴蝶翩飞,百花齐放。
这百花,不是代指很多花。而是真有一百种花,上官婉儿为每一种花都做了诗句记录。
除日常所见花朵外,还有几种数年难遇或百年难遇的奇花,如灵芝、铁树、洛如、青囊、瑞圣、曼陀罗①等。
好不神奇。
另一边,百花仙子和麻姑下棋到天明,也终于知道捅了大篓子了。
按照赌约,输了就要给嫦娥当扫地婢了。
百花可放不下这个面儿,如果真去扫地,少不得天天听小人奚落。得啦,终是前缘已定。王母那边,早有神将参了一本。百花擅离职守,其余花仙不请示洞主便献媚人间帝王,
全给我下凡!
对花仙们来说,是一场劫难。
但对人间来说,仙女101降临凡尘,不失为人间美事。
至此,我们耿直的,倔强的隐形的女主角百花仙子的戏份告于段落。
接下来,迎接真正的男主角—百花仙子的老豆,唐敖。
为啥叫老豆呢?
因为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广东靓仔。
出生在广东河源的唐敖,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在那个读书人都以考取功名为终生奋斗目标的朝代,他像其他男孩子一样,认真学习,刻苦攻读,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读书为了什么?为了当官呀。哦,说好听点,为了报效国家啊。秀才这个身份,只是漫漫打怪 额 科考路的第一道入场券。
这一年,老婆林女士给他生了个闺女,这个闺女不得了!林女士快生之前,梦到爬了五彩的山峰,醒来就生了。便以梦境取名。我以为会叫唐五彩,谁想到他们两口子给闺女起名叫唐小山。小山一出生,异香满室,真·灵魂带着香气的女子。不愧是仙子转世!
小姑娘天赋异禀,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读遍家里的书,粗通文墨。无意玩了玩枪棒,竟也略懂武学。年岁渐长,也得了个文武双全的名号。
老豆唐敖见闺女这么聪慧,不玩了,好好读书,给闺女做个榜样!进京赶考,竟也连连高中,考了个探花②!可喜可贺!
谁知道,煮熟的鸭子都能飞喽。这边庆贺的酒还没喝完,那边就出了事。
原来朝里有人参了他一本,说他和当年反武则天的徐敬业、骆宾王等人是结拜兄弟。他虽然没有参与造反,但是有株连的罪过,不许当官。
老爹和闺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俩人都是被小人陷害的命。
唐敖所有的仕途希望,全都被这一本打的稀碎。这辈子都不能当官,这辈子都只能是个秀才了。
行叭。
论业余爱好的重要性。
好在唐敖不是范进那样的心性,入仕不是他必生所求。老天在他面前狠狠的把门关上锁死,也还是留了个窗户。心灰意冷的唐敖,背着小包儿,回家喽。一转眼半年了,还没到家。为什么呢?
回广东这一路,心情郁闷,也不着急回去,一路边走边玩,足足旅游了半年。这一天,已经离河源不远了,唐敖途径一座古庙,叫做“梦神观”,便停下来歇歇脚。模糊之间,一位童子引唐敖到内室,拜见他家主人。主人是位老头儿,自称姓孟(梦)。孟老爷子问唐敖:“你想成仙么!”紧接着,便传授了成仙之法。
重点来了啊!
要想成仙,首先要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根本。如果德行不够,连修仙的门槛都跨不过去。接下来,想做地仙,要做三百件善事。想做天仙,要做一千三百件善事。
给你指一条路吧,听说前阵子百花被贬,其中有名花12种,在海外飘零。你要是能把百花找到,好好种植,以后她们再回天界,就是你的功德。说着,唐敖醒来了,但是这件事,记在了心底。
唐敖想,去海外也好,正好大舅子林之洋就是做外贸的,不如跟大舅子同行,一边旅游一边寻访名花,积攒功德,得道成仙,也是一桩美事。于是去找大舅子。没过几天,便到了大舅子林之洋家。说明来意,便和大舅子扬帆起航,奔赴海外,至此,开启一段奇妙之旅。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为白话《镜花缘》书评,娱乐即可,文中所讲修仙之法,仅仅是原文中内容,请勿模仿!
附录①:灵芝一年开三次花。铁树大家都熟悉,很少开花,古书记载只有在丁卯年才开一次。青囊花,是契丹的进口花朵,蓝色的小花,据说只有仲夏月圆之夜才开,而且花瓣上会天然出现一首小诗!据说唐太宗在位的时候,有青囊花开,花瓣上有六个字“武兴周而代李”。因此也成为古代朝代更替时的神迹。洛如花,传说是国家有大文人才会盛开,是一种现实中没有的花。瑞圣花,也叫太平花,是一种产自四川的花。长的有点像桃花和迎春花的合体。看名字就知道,是一种祥瑞的象征。曼陀罗花,现代已不是稀罕之物了。原产于印度,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据说世尊说法时,天上降下曼陀罗花。又有说道家北斗有一位星君,手里拿着这种花。总之都是大吉大利的意思。
不过说起来,这几种花的花仙,工作挺清闲哈。别的花仙每年忙碌,她们六位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开一次工~真令人羡慕。
附录②:探花,细细考究起来,其实唐朝没有探花。或者说,唐朝的探花,不是殿试第三名的意思。唐朝的进士及第后,有一些庆典活动。活动之一就是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会。意思说,探寻鲜花。找两位进士中的小鲜肉,去各个花园摘很多鲜花,然后在琼林苑写诗歌功颂德,用这些花迎接新科状元。作者李汝珍是清朝人,清朝时期,探花一词和今天同意。李汝珍可能是开了上帝视角,写穿越文写疏忽了。不过,他用探花,也有别的含义,就是暗指唐敖要去海外探访花仙,所以也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