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发现一本支撑和治愈我的散文集

书名:生活来来往往,别等来日方长

作者:史铁生等












前几天坐网约车被问是否有小孩?

我说:没,准备丁客呢

网约车司机:还是应该生一个,以后老了有人照顾

我立刻反驳,并拿生活的朋友举了例子,总结几条就是:

第一养儿防老这个观念已经不存在了;

第二两个人过得是自己的生活,如果生了小孩,那么你的后半生就是为了小孩而活了。

第三在全世界都卷成团的时代,如果你没有财力帮他卷,那还不如不生;

第四但是如果真心喜欢小孩,还是应该早点生养,不管是对女人与男人都好。

没想到的是,这些观念竟然跟老舍的文章【婆婆话】有些相近之处。

【婆婆话】里讲一位老友来看老舍,老友已经三十五六的人了,还是光棍一个。最大的原罪就是挣钱不多,负担很大,所以不愿再套上一份麻烦。于是老舍便将从婆婆那里听到的,再结合自己婚后的事实来了一翻颇有意思陈述。

关于结婚:第一脾气:老光棍正如老姑娘。独居惯了就慢慢养成古怪脾气;第二经济:两个人的花销不必比一个多到哪里去;既使多花一睦,也可苦乐相抵;如果能到一们能挣钱的女人,那不是正好共同合作,共同富裕吗;就说她不能挣钱,人生本来是经验与努力,不能永远消极防务,而应当努力前进。

关于生小孩:有小孩才像家庭; 不然,家庭便和旅馆一样。要有小孩,还是早些有的为是。一来妇女岁数稍大,生产就更多危险;二来,早些有子女,虽然花费很多,可是多少能早些有个打算。一想到将来,便到子女,多少心中要思索一番,对于作事花钱就不能不小心了。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拒绝小孩的,但是现在看到关于生小孩的一段话,还是颇有感触。我问一个40岁才要小孩的男同事,要知道他以前可是绝对的不婚主义者,却在40岁那年,闪电结婚,闪电要小孩,我问他后悔要小孩不?他很坦然的说,还好,毕竟有了家庭和小孩,男人才能成熟。

正如【生活来来往往,别等来日方长】这本书里主题:我们向往的生活,不过就是一方小院,父母在旁,妻儿在侧,美食在锅,好友想念,不问明天。

这是一本记录日常生活中爱意与温暖,趣味与美好。

年轻时总觉得来日方长,可年岁渐长,却越懂得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

趁着阳光正好,趁着微风不燥,

做自己想做之事,见自己想见之人。

才能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人生。

书的最后一篇文章是胡适的【新生活】

胡适问:哪样的生活可以叫做新生活呢?

胡适回答: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也就是那种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