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也好多年了哈,突然想写一点关于自己学习方法的体会呢。
自己一直不属于努力的那种人(虽然一直被别人称为学霸哈)高中时期,班主任说我是那种谈着恋爱,学习还能考年级前几的bug,管不了我。大家最后不要学啊,不太好。
自己曾经总结出了一个成绩公式:成绩=a方法×b时间×c机会。其中a>b>c>0。在这个公式中其实我们最无法控制的是偶然,所以没办法的,本人不太相信天道酬勤,如果真的是这样,努力的人大多都成功了,多数情况下机会决定了你能不能成功。
虽然每一个人的时间都是固定的24小时,但你从高一就开始学和高三才开始学和高考前一个月才学那能一样么?时间显然就是最大的不同。尽管这样,那些高考前才开始学的同学,相信我,别放弃哦!真正能你能改变的是方法。而这个方法的乘数反而是最大的,请相信自己。
所谓的学习方法就是用最少得时间获得最多的分的方法。
就简单的拿语文学科举例哈,很多老师都跟我们说过,诗词默写题很简单,你就好好背,背了就能得分。但我其实不太认同耶。首先,高中三年有多少需要背的诗词和古文哈,大量熟练的背诵浪费时间的,除非你过目不忘;其次,考试是你还得字写对,一个字也不能错,错了就不得分。这种浪费时间去获取那种所谓容易得分的方法在学习中,尤其是那种高考前一个月才开始学习的学生不是太合适。
个人建议,对于时间已经很紧的学生,你们最应该的做的是用一到两天的时间去把高考各科的真正容易得分的知识摘取出来,用自己的全力攻克它。当然了,其他的我不是让你不学哈,在搞定那些真正容易得分的点后,把其他的知识也要看,不过可能你也没时间了。(有些学生说,什么是真正容易得分的点呢,比如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知识点就那点,题也简单,还必考,你不学会它还学什么)
在我们已经拼命努力的基础上,其他的请交给机会吧,万一呢?机会也不一定不会光顾你的。
今年的高考也许是很神奇的那一次,祝所有的高考学子能梦想成真,考上自己心怡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