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意逢迎,还是直言不讳?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57

一、需要能够直言不讳的环境

帝见中原已乱,无心北归,欲都丹杨,保据江东,命群臣廷议之。内史侍郎虞世基等皆以为善;右候卫大将军李才极陈不可,请车驾还长安,与世基忿争而出。门下录事衡水李桐客曰:“江东卑湿,土地险狭,内奉万乘,外给三军,民不堪命,恐亦将散乱耳。”御史劾桐客谤毁朝政。于是公卿皆阿意言:“江东之民望幸已久,陛下过江,抚而临之,此大禹之事也。”乃命治丹杨宫,将徙都之。——《资治通鉴-唐纪一》武德元年,戊寅公元六一八年

丹阳:今江苏南京。

江东:指芜湖、南京长江以东地区。

阿:ē,1.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2.凹曲处:山阿。

隋炀帝在扬州流连忘返。看中原地区战乱不止,竟然丧失了北上返回的意思。并向群臣提议迁都南京,据守江东。有人同意,有人反对。掌管出纳文章奏折的李桐客说:“江东潮湿,土地险峻狭小,内要供奉宫内用度,外要保障三军官兵的衣食住行,百姓不堪如此的重负,如果迁都到此,恐怕也会像中原一样陷入混乱。” 御史弹劾他毁谤朝政,其他大臣看炀帝对弹劾没有异议,便知道他不希望再有其他人反对,因此都迎合道:“江东百姓盼望皇上很久了,皇上能从中原过长江来看望大家,是像大禹那样的感人事迹。”因此,隋炀帝下令营造南京皇宫,准备迁都过来。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8ohZqGYVtEQPwVBiAM9uZQ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