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镇北台前,战鼓声扬,盾牌卫士,戍守边防。楼亭外面,厮杀声起,铁马金戈,刀剑逞强。垛口飘来,狼毒花郁,草丛绿化,柳枝芬芳。长城万里,蓝天阔野,盛世榆林,建设繁忙。
古风·夏游榆林镇北台咏怀三十韵
君不见,榆林雄阔最舒怀,塞外临风上郡来。
君不见,长城逶迤万里程,巍峨挺拔镇北台。
延绥地,雨初霁,依稀三边烽火疾。
黄河震,穿峡声,荡胸云气压城惊。
凛凛壁垒军容在,弯弯弓刀猎阵开。
盛世岂能忘设险?登坛飞将须储才。
镇北台,漫游赏,贡门边戍戟戈光。
楼台曲,笑单骑,金马挥戈往事奇。
登览城头天际外,风沙漠北柳林排。
檐角旭日盈双目,骏马披晖蹄声回。
榆阳盛,多奇峻,塞上长城赖此镇。
踞边疆,三万丈,北镇瓦剌四层防。
红峡谷,多刻字,外开款贡解阴翳。
时防御,兼交易,今日凭吊频唏嘘。
君不见,万里长城第一台,雄踞红山镇北垓。
顶天还望九霄汗,立地敢叫三界安。
君不闻,东闻龙头山海涛,西观虎尾嘉峪高。
据险持剑临天下,锁扼挥刀保国家。
雨风烟,四百年,日月沧桑十万关。
昔视沙,狼烟险,今朝碧野览绿川。
边沙卧,赏绿洲,水自澎湃碧天流。
观塞上,古台游,骋目长城万里收。
远见大河成一线,常叹归雁唳清秋。
塞外长风动云气,夏日寒意透轻裘。
望寰宇,思往事,融血泪,动人愁。
君不见,曾持霜雪倚天剑,奋削敌寇恶龙头。
范公豪情犹万种,拚洒一腔热血秋。
君可知,壮心岂为封王侯,胸怀天下黎民忧。
镇北旧垒今犹在,更见明月墙头幽。
史鉴在胸何敢忘?和平未雨当绸缪。
陕西镇北台的前世今生———
镇北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有现代诗云“万里长城的一块坚硬脊椎骨镇北台/永在”、“上台下台演王朝/进戏出戏扮将士”。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镇北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
台之各层均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其第一层周围有屋宇环列,乃当年守台将卒营房,至今基座尚存。
紧依台北下方建的一方形小砖城,名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1992年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展历史———
秦灭六国后,在榆林地区设置郡县,修筑 长城,镇北台长城即为其中一段。明初,延绥镇由绥德迁至榆林,并在延绥镇以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地设市与蒙人贸易。
自互市后,蒙古人经常伺机南下,掠夺财物。为边城的安全,明成化十年(1474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在秦、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同时为配合红山市的贸易,修筑了易马城和供蒙人纳贡的款贡城,控制贸易。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又在长城南北显要处,红山之上款贡城西南角筑镇北台,居高临下,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
结构———
镇北台建于1607年,属于万里长城防御体系之一的观察所,是明长城中部的要塞之一,台为正方形,四层,外砌砖石,内筑夯土,外砌砖石,底大顶小,逐层收进,总占地近5000平方米。
第一层为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周长320米,进深12米。四面围以墙垣,内墙高5.5米,外墙高10米,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石马道。
第二台高16.6米,周长130米,进深5米,二层台南墙中开设券洞,内砖石踏步直通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二字,北面石刻“镇北台”(已毁),均为万历时延绥巡抚涂宗浚所书。现“镇北台”三字为当代书法家魏传统所题。第三层高4.1米,周长88米,进深3米。
台东外砌砖石踏步达四层。第四层高4.4米,周长35.44米,顶层台面积225平方米,四边各进深2米,正中原建砖木结构方形瞭望哨棚一间,清末坍塌。各层四面均围以女儿墙及垛口,台地面铺青砖。第一层城垣内建有守台戍卒营房,现仍存部分遗址。
台的每层有石台阶可登,台依山据险,巍峨挺拔。站在镇北台之顶远眺,金沙蓝天、碧澄水库、逶迤长城、绿色林带和的城郊。
可以看到红石峡水库,治理沙漠的辉煌成果——沙地植物园和沙漠运河——西沙渠、榆东渠;榆卜界沙漠海子风光和郁郁葱葱的林带果园;秦长城的烽火台遗迹和起起伏伏的黄土丘陵,还有16世纪汉蒙友好贸易的红山市——易马城、红石峡和榆林古城。
特色———
镇北台,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四月至次年七月,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为保护设在附近长城边上蒙汉互市的红山市,在红山之顶修筑成明长城上最大的军事瞭望台,号称长城第一台,迄2009年,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镇北台位于榆林城北三公里处,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江泽民亲临此台,一览塞上风情。
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距离红石峡仅2公里,距离榆林市区仅7公里,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台依山踞险,居高临下,控南北咽喉,锁长城要口,是古时重要关隘和军事瞭望台。
台南额题“向明”二字,为万历时巡抚涂宗睿书,属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的观察所之一,是西北地区长城要塞。清末哨棚坍塌。镇北台各层均表砖包砌,各层台上边均砌砖垛口,高约2米,并砌有望口,现苔痕班驳,显得格外古朴巍峨壮观。
明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右侍郎刘敏宽巡视镇北台悠然而赋诗《镇北台》:
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
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还从沙漠来。
戌阁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绕地维回。
凭高极目狼烟靖,恍是逍遥莨苑偎。
镇北台东侧有同期所建的“款贡城”,周长668米,占地约2公顷,为蒙汉官方敬献贡物、赠送礼品、洽谈贸易的城池。城池险要,与镇北台构成了完整的榆林长城建筑体系。
台西南800米处,有明代易马城遗划,面积约6.5公顷,是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城池,也是蒙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易马城”红山市蒙汉互市期,“万骑辐辏”,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马和驮着各皮毛.各地汉族商人携带大量布匹、绸缎、盐茶、烟酒从四面八方也来到红山市。这里牛羊成群,帐包鳞次,驼叫马嘶,人声鼎沸,一派蒙汉贸易热闹景象。
对此,清初文人杨蕴在《镇北台春望》中写道:关门直向大荒开, 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人们站在镇北台顶端,举目四眺,数十里景物尽收眼帘,一览无余。东南:那片片林网农田,纵横渠道,杨柳成行,以及那历尽沧桑的榆林古城风貌、波光粼粼的榆溪河流和那西沙楼房林立的新型现代化城市;西北:则是塞外风光,那无数绿化山峁和沙丘环抱着绿洲,台下:易马城、款贡城,还有红石峡和峡上的平湖。
旅游———
航空:榆林榆阳机场。有飞往西安、北京、上海、海口、太原、郑州、哈尔滨、兰州等地的航班,交通便利。
公路: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8732公里,每日有客车开往西安、银川、包头和太原等外地城市以及地区内各县、镇。如果早上8:30从西安唐都汽车站乘直达榆林的沃尔沃,晚上9点即可到达,车费128元。也可从延安长途汽车站转乘依维柯到榆林,行程大约5个小时。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