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这天,应朋友之邀,去灶台小聚。
几间白墙青瓦的民房, 掩隐在湖光山色之后,几盏极为简陋的纸灯笼漫不经心地照着去灶台的路。车辆很多,小城就是这样,但凡新鲜的事物,大家就不问青红皂白蜂拥而至。一开始,我对热闹的去处并不以为然。只是,当看到灶台和墙角堆放的柴火的时候,这种亲近感不期而至,似乎墙角堆放的不是柴火,而是儿时最质朴的记忆。
服务的大妈穿着东北大花的围裙,娴熟地将已腌制好的鸡置于已烧开的菜籽油与猪油中翻炒,再放入各种酱料与蔬菜。我们就这么围坐于灶台的四周,随着大妈把生鲜的原材料一步步地变成让人垂涎的佳肴,每个人的心里有关童年、灶台与母亲的记忆也随之展开。记得小的时候,家住在红砖黑瓦的自建房里,厨房在后院,四姐妹放学后,总是直奔厨房围灶台而站,等待在烟火中忙碌的母亲变戏法似的做出不同口味的饭菜。母亲总是边忙碌边开玩笑地问,今天谁先到家?老二回家像射箭,老四慢慢吞吞,回家像拉纤...别急啊,别急啊,马上就好了。说话间,饭菜就好了,那时食材少啊,可柴火大锅烧出来的饭就是香,有母亲的味道。
而我关于灶台的记忆,还和阅读有关。那时灶台背靠堂屋,厨房与堂屋相隔的那堵墙总是被灶台烧得温热。冬天的时候,最温暖的时光就是拿着木椅坐在堂屋里,把脚贴在墙上,然后开始读姐姐们的语文课本,也就是借着灶台的余温,在上小学的时候我把姐姐们的初中及高中语文课本全部读完,自此,我便踏上了阅读的旅程。也因此,在我的潜意识里阅读总与温暖有关。
外面秋雨蒙蒙,寒意渐浓。有朋友说,要是不下雨就好了。而我却喜欢这种感觉。听雨声滴答,朋友们围坐在一起,不像请客,倒像家人团聚。虽然都是极熟的朋友,却也因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相聚,也要有合适的契机与心情。难得一聚,大家在一起话话家常,互相调侃,温暖与轻松也在灶台间荡漾开来,心也变得温润了。
终于明白,人们终其一生所寻找的归属感不见得就是某个固定的地方,有可能是一首歌,一段文字,一个场景,几个朋友,一顿饭,一段记忆,或者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与自在。
于是我问,为什么越是怀旧的,越是走心?
大家只是点赞,顾不上回答。其实,人,趴在时间的背上赶路,到了某个年纪或者某个阶段,疲了倦了的时候,总喜欢站下来歇歇,然后偷偷地回头想几缕小的细节,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一种小得不能再细小的感受。而这些旧的物件代表的是一种旧的情怀,藏匿于闹市区或者山水间,等待着和有心人的再次邂逅,然后往昔的时光就一点一滴地被找了回来。
而这往昔的时光会把你带回生命的原点,初心所在的地方。驻足于生命的原点,你看看自己已经走了多远。
比如这灶台,是否还有当初的温度?
朋友挥毫写下秋意未浓已立冬。立冬,宜滋补。灶台与字,都是滋补之物。
薪和野花束,步带山词唱。日暮不归来,柴扉有人望。这灶台,我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