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相比电脑手机等媒介上的速读内容,能提供成体系的知识,而不是零碎的信息;让人深层了解某项内容,而非浅尝辄止;有更佳的阅读感受,和更广的选择范围。所以仍然是许多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杨绛先生有过一段话,和阅读有关。她说:
读书好比“隐身”的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开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优秀的知识资源,需要百里挑一,书也是如此。问题是,如今各类书籍的推出速度太快,当选择数量非常多的时候,如何节省时间,快速挑到品质好的,这里有一些小锦囊。
一 谨慎挑选某专业或学科的入门书
当对一门全新的专业,需要有所了解时,直接选到该专业的推荐入门书,相对便捷。
一般的挑选原则是:从该方向公认的“圣经”级书读起。比方说,一说到经济学,大家首推的亚当斯密《国富论》(成体系,辨得清,有深度,但个人以为难啃到惆怅!),说到营销,必提及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学》。
二 导师或靠谱大神推荐的书单靠谱
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几位敬仰崇拜的榜样。近的,学校或职场导师,远的,某个领域或行业的大师。他们的采访稿、专栏,或者自己写的书里,可以找到许多他们曾经阅读的蛛丝马迹。
有一个误区,以为把这些成功人士推荐的书都看过一遍,不成功,也八九不离十了。我的看法是,看名人看过的书,或者遵循他们的行事准则,并不能、也不是去复制他们的成功路径。如以这个目的去读书,功利性太强,也读不好书。
传播学理论中,有个把关人的概念。承担把关人角色的人,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和视角,对众多信息素材进行筛选和过滤。我们身边的导师,或者远方的大神,在推荐他们的书目时,对书籍已经过择优,书籍质量有保证。
例如北大国发院的陈春花老师,在前不久一次讲座中,介绍影响她一生的三本书,分别是《居里夫人》、《人生的盛宴》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同样的道理,出版社或者作者所在机构的明星效应,自身就是品质的保证,比如中信出版社,又或是斯坦福大学、哈佛商学院某课程教材,优质书的概率更高一些。
三 浏览目录或试读,留意书评有水分
很多网上书店,书的简介信息大多会放上目录。想知道一本书究竟讲了什么,浏览它的目录,是最有效的方法,它代表了作者著书的脉络。
这样我们在挑选的时候,对全书框架,讲了几方面内容,感兴趣的点有没覆盖到,逻辑清不清楚,先有个直观认识。
如果光看目录都提不起兴致,或者看不懂,建议不要入手。
有些电商平台,贴心的安排了试读功能。通过阅读一小段章节,提前看看,它是不是“我”的菜。
年代越新的书,官方的书评反倒是不可尽信的。有时为了助于书籍营销发售,出版商会找一些大咖名流来站台,但书的真实质量鱼龙混杂,有时免不了要失望。而年代稍早的,又比稍晚些的,可信度更高些。
四 主题延伸阅读,构建认知点面网
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问题的阅读,由浅入深的阅读,过程有点像查论文,而后再详阅有关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延伸知识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大脑里的认知体系逐渐形成立体式的网络构架,知识体系不断获得重建或更新。
前几天向一位我敬佩的职场前辈(前是指资历而非年龄)讨教读书之法,他读书的过程就是这样的。
比如他对印度这个国家好奇,这个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形态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它的历史原因到底是什么。于是他从《摩诃婆罗多》(印度级史诗)读起,再从书里细节延引阅读扩展内容。
这位前辈老师酷爱看纸质书,知识涉猎面广,思考问题有深度,既是年轻朋友信任的良师,又是企业高层信赖的决策顾问,这与他经年累月的海量知识储备是分不开的。
受生活和竞争压力的裹挟,我们这一代人,看书的目的,做事的目的,多多少少还是有急功近利的一面。
然而看书的过程,需要沉静下来,去和书的作者对话,从字里行间吸收他们的见解,收获不仅学识,还有各种人生智慧。与过去浅薄的自己告别,把眼界和心界打开,汲取知识的营养,领悟对人与事的宽容。
吴军老师前两天在硅谷来信里写了一篇《阅读的意义》,看了以后感触颇多。他在信里引用了牛津大学圣埃德蒙(13世纪的坎特伯雷大主教)的话:
“Study as if you were to live forever, live as if you were to die tomorrow.”,也就是终身学习,向死而生。
希望每位爱书的朋友,一生都能与书相伴,让书成为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