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中间任何人也没能拥有像帕格尼尼那样巨大的声望。在同时代人的眼里,他似乎是个谜,是个奇人。
帕格尼尼在一场小提琴演奏会上,琴弦断了一根,观众很紧张,帕格尼尼停顿了一下,继续演奏;谁知琴弦又断了一根,观众屏息凝神,帕格尼尼无所畏惧,气定神闲;又是一声琴弦的断落,只剩下了一根琴弦,观众的心已经悬到了嗓子眼,只见帕格尼尼镇定自若,依然忘情地用一根琴弦完成了演奏,在当时创造了一个传奇。
学过小提琴的人知道,小提琴很难不发出“嘈杂的噪音”,帕格尼尼却用一根琴弦演奏出了,比其他小提琴家用四根琴弦演奏,还要优美的乐章。
不得不说,帕格尼尼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小提琴家。可这样的一场演奏,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精心设计的,帕格尼尼喜欢用夸张的表演吸引观众,加上200多年前的琴弦是用绵羊肠子制成的。
帕格尼尼的琴弦不是自然断落,而是他用尽全力拨断的。最后只留下了G弦,G弦上的演奏是应了皮翁博公主的请求:在一根弦上演奏,帕格尼尼答应试试看。几星期后,他果然写出一首用G弦演奏的军队奏鸣曲(作品31号),标题是《拿破仑》。
帕格尼尼奇迹,其实是他“刻意练习”的结果。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主要研究了杰出人物的杰出成就,是否可以不需要“刻意练习”,仅凭天赋获得。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一位天才,都经过了产生兴趣、认真练习和全力投入三个阶段。
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了“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之后,安德斯•艾利克森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每个人通过刻意练习就能掌握一项技能吗?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Anders Ericsson, Phd),“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他是该领域世界顶级研究者之一。
波尔加的亲身经历帮助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解开了这一疑团,他和妻子养育了三个孩子,分别是:苏珊·波尔加(1970年出生)、索菲亚·波尔加(1974年出生)和朱迪特·波尔加(1976年出生)。她们经过父亲的教育后,个个都成了神童,都拥有国际象棋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的称号。
拉斯洛·波尔加用实验证明了人人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掌握一项技能。
不少人会产生疑问:我就是五音不全不能唱歌!或者是我很努力,可是我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回报。安德斯•艾利克森的研究可以帮助你躲避几个误区:刻意练习≠反复,刻意练习的魔力在于有目的的练习,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把偏见放下,培养“我能行”的主观感受。
只有你相信“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强大。”开始你的“王牌训练计划”才能有效:
- 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越具体越好。
具体的目标意味着可衡量,便于测算你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且明确的目标不至于迷失方向。
例如,你要学钢琴,那么学习的目标就可以分为学习中和学习后的,近期和长期的目标,把长期的考到业余多少级的目标具体化,今天练习时,应该练对多少遍,并且把对的保持下去。
练习正确的遍数最重要,保持!而不是遍遍错,营造满头大汗的假象。
- 其次,保持专注。
保持专注在于有舍有得,伦敦的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比一般人大得多,长期从事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大脑逐步适应,从而发生结构的变化。
乐童的左右半脑之间的灰质增加,同声传译人员的大脑灰质降低,大脑通过逐步适应,发生了变化。
保持专注的方式可以用三个“F”:focus(专注)、feedback(反馈)、fix it(纠正)。这和我们大部分人接受培训的过程类似:找一个现阶段能提升自己水平的导师,通过刻意练习,获得导师的反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最重要的一点是,走出舒适区
舒适区,打个比方,就是你在锻炼身体时,教练对你说的不要有惯性,要有意识的让自己打破惯性。
运动的时候很好把握,过于轻松的动作可能就是惯性,掌握一项技能的时候,惯性是什么?
“我很好!”当你完全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你就处在了舒适区,你会活得惬意,却一无所获。
- 最后,你以为的极限只是因为动机不足。
如何调动你的动机?我觉得很简单,正视你内心的欲望。
做到了以上四点,大师的独门秘籍可以传授给你了,以上做不到,看了最后一点也没有,因为你很菜,水平没达到,领悟不够,参破不了。
心理表征&技能 好比 鸡&蛋
心理表征是技能的充要条件,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给心理表征的定义,很文艺: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通俗一点就是,既了解行业整体情况,又能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尖端技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异类》的畅销,“一万小时定理”风靡全球,不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的研究发现,很多人通过自身经历发现,掌握一项技能并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接下来,你愿意尝试一下?总结你掌握一项技能的时间吗?
刻意练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