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安全大本营》系列活动的逐步深入,幼儿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消防安全防范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然而,自然界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因此,在《安全大本营》的收尾阶段,我特别安排了关于地震和踩踏事故的防范与保护的教育活动,旨在增强幼儿们对自然危害的认识,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
我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向幼儿们展示了地球的内部结构,解释了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和碰撞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我告诉幼儿们:“地震就像是大地在打瞌睡,有时会翻身、抖动,我们称之为地震。”
接着,我展示了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断裂、桥梁损毁等图片,让幼儿们直观地了解地震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我强调:“地震时,房屋和地面可能会剧烈摇晃,甚至倒塌,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我告诉幼儿,在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如果在室内,要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墙角,用手护住头部;如果在户外,要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和电线杆,找到开阔的地方蹲下。同时,我还特别强调了地震后的自救互救知识,如如何寻找安全出口、如何避免余震等。
对于踩踏事故,幼儿的了解也是比较少。所以我通过讲述真实的踩踏事故案例,向幼儿们解释了踩踏事故通常发生在人多拥挤的场所,如商场、车站等。当人群受到惊吓或恐慌时,容易发生推挤、踩踏等危险情况。
我展示了踩踏事故后受伤人员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们深刻认识到踩踏事故的严重性。我告诉幼儿们:“踩踏事故可能导致人们受伤甚至死亡,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我告诉幼儿,在人多拥挤的场所,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要盲目跟随人群。如果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要迅速找到墙边或柱子边站立,用手护住胸部和头部。同时,我还特别强调了避免参与推挤、打闹等危险行为的重要性。
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我组织幼儿们进行了互动讨论。我提出问题:“如果地震或踩踏事故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幼儿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我还鼓励幼儿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与他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通过本次安全事故的讲评,幼儿们对除了火灾以外的地震和踩踏事故的防范与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不仅知道了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还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在互动讨论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自我保护意识。我相信,通过这次教育活动,幼儿们的安全意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