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行动和执行力,对于绝大多数人是一个蛮羞愧的话题。
制定的计划,要培养的习惯,经常性流产。到最后破罐子破摔,也就无所谓了。偶尔的被打鸡血,挺了一阵,过几天又歇菜了。
舒适、犯懒,享受,这是我们骨子里就爱的。躺在水里,任其流淌,比鼓足勇气逆流而上要舒服千百倍。
渴望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做成一件骄傲的事情,若不愿意付出,去克服人性中的弱点。那是不可能。原地踏步,任何人都会。但行动且持续的行动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
一切外在的结果,都是你行动后的映射。你现在的果,是你近五年来的因。你五年后的果,是由你现在的选择来决定。
行动的重要性,无需多说。
关于如何持续的行动,谈几点感受。
1、行动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目标、任务、行动,人在面对这样的字眼,莫名的会害怕,倍感压力。之所以会这样,跟之前的痛苦记忆有很大的关联。
没有达成目标,被挨批。行动了10天还是放弃了,哎…我还是无法战胜自己。类似这样的事情在你过往的经历一旦多起来,会给你很多消极的心理暗示,以至于信心彻底击垮。
可见打破消极负面的神经链,显得尤为重要。把“行动”当作恋人,恋人是一想到就会笑,久了没见就想念的人。
在意识层面,试着去接受“行动”,不断的自我暗示来替代以往的害怕和压力。
2、采用迂回的策略,重塑你的信心
行动说简单也简单,简单到你立刻做,就战胜了当下。至于做多久,这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信心的问题。忘记意志力,多数人能成并非因意志力。你只是缺少点信心,过往一败涂地的印象深刻的印在脑海里,慢慢的丢掉了信心。
所以你要找回信心,一点点的找回来。
如何找呢?采用迂回的策略。
假设你要每天学习英语『对你比较难的目标』。你可以学英语的同时,甚至先放一段时间也无妨。先培养一个小的行动,稍微伸出手就能够得着。每天10个俯卧撑,每天看几页书『容易做到的』。
持续一段时间,你发现自己真的是可以的。这个过程会带给你很大的信心。一旦品尝到了战胜自己的感觉,然后再用强大的信心支撑你去完成更难一点的目标。
当然,行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因意外中止,没关系,不要太在乎,第二天继续做起来。
战胜自己是会上瘾的。
3、慢一点,少一点,先做一点。
起始的行动量不要太多。
每天先跑100米,每天就看10分钟的书。
先动起来最重要。
如果你遵守这个规则,本来只看10分钟结果不知不觉看了半小时了。本来只跑100米,结果跑了500米。
多出来的这点,犹如意外收获。开心,明天会期待做它。
顺着人性做事,切忌对抗它。你会很轻松。而不是一下子就列个上百条待办项,还没开始,就被自己吓死了。
有人说,这样会不会太慢了。我什么时候可以练就一身肌肉,我什么时候能快速成长,达成目标。
我只能回答你,你心态出了问题。
慢慢来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