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山海经》?
老实说,我最初对《山海经》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它是一部非常古老的书,却不知道读它有什么用。但隐约之间,又觉得这本书不简单——它是“神奇”的,或者说,是“经典”的。后来在搜索的过程中,山海经的名字总是一遍遍的浮现在眼前,因为无论是凯叔的故事、庄重老师的阅读课,还是央视必看的纪录片系列,《山海经》总是榜上有名,也许从那个时候起开始种下了好奇的种子。
然后孩子经常玩怪兽大战,在我买回山海经的绘本之后,他竟然知道山海经,因为他的好朋友YY喜欢,还有一个同学J也非常喜欢。仿佛与我对山海经的感兴趣的路径不谋而合。于是,这份“缘分”就此建立。至于何时读、是否读懂,那都是后话了。
前阵子我买了一本《山海经》绘本,画面奇异瑰丽,但仍觉得难以真正领略其中奥妙。直到今天早上,陪孩子一起看央视纪录片《山海经》,才忽然有了感觉。 原本以为这是一部晦涩难懂、离我们很远的古书,结果却在画面中不断与“熟悉”相遇:青丘的九尾白狐、哪吒在金莲中重塑的画面、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更妙的是,我竟在其中看到了《西游记》的影子,据说还有《哈利·波特》的神兽、《阿凡达》的异域国度……
原来,我们早就以支离破碎的方式“读”过《山海经》了。文化的DNA早已埋在我们的血液里,只是等待被唤醒。
最有趣的是,孩子在看纪录片时问题特别多:“这个是真的吗?”“那个神兽真的存在吗?”一个接一个,像是打开了他脑袋里的幻想开关。
忽然就懂了,《山海经》为什么值得读——因为它是一座想象力的宝藏,一把穿越古今的钥匙,是童年眼睛里那种“万物皆有可能”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