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交际沟通训练营之复盘

奶爸的训练营课程已近尾声,从刚开始的如何做好自我介绍到如何回夸,再到现在的如何与大人物聊天不发抖,每节课都是干货满满。每日坚持打卡,写出自己的心得或者反思慢慢也成了一种习惯。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输出之后就想“跃跃欲试”,踏出尝试那一步得到了进步之后又想学到更多。谢谢奶爸,这一个月的课程让我一次又一次的面临各种挑战,又让我一步一步想要走得更稳也更远。

1、关于学会称赞:

1月初我参加了亲戚的婚礼,确切说是亲戚儿子的婚礼。这位亲戚跟我妈妈年纪相仿,但是由于辈分关系,我管她叫姐姐的。

那天她非常忙碌,忙着合影、招待,我们合了影之后也就没来得及再讲太多了。几次照面也都只是笑笑,按照以前我就坐下默默吃饭然后走人。但是那天我想到奶爸讲到的,平时的练习用在亲戚身上是最适合的,于是我想做一些尝试。她招待一圈之后似乎没那么忙了,便过来跟我聊家常,我抓住了时机:“X姐呀,今天刚来我就想说,你今天穿得这身旗袍真是太好看了,特别显气质!喜庆又大气!X姐一直在忙,所以我一直没机会说呢。真的太美啦!”

她听之后特别开心,周围的亲朋好友也跟着夸起来了。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我觉得自己又进行一次尝试,而且得到了积极的回应,还是非常开心的。

2、关于如何表达感激:

“知恩图报”也是我自己一直在坚持的,时常告诫自己要心怀感恩,所以这一点平时也有做到的。但是听了奶爸的课程,意识到有时候领导给的帮助也是需要及时给出感谢的,我的实践也得到了一点“升华”。

以前自己总是不屑于“送礼”,总觉得那是拍马屁的行为,还认为这种事没必要做。现在想想,这种想法在无形之中抹去了领导对我的帮助之后我欠下的人情。

想到某位前辈之前在工作上帮了我一个大忙,我至今除了口头的答谢之外还没有任何具体的行动,不免有点惭愧。通过平日的观察,我了解到这位前辈很喜欢原生态的食品,诸如自家种的青菜、红薯等等。想了想,我的家乡比较有特色的食品是芝麻油,特别香。我便让我妈妈从家里寄了几壶鲜榨的芝麻油过来。

那位前辈就住在我家附近,前几日某工作日晚上我给她打电话“X姐您好,您现在方便说话吗?”对方回了方便,我继续说“您现在在家吗?”对方回了在家,我接着说“我在XX小区门口,是这样的,马上过年了嘛,我爸妈说最近家附近的小磨油在挤芝麻油,非常好。就给我寄几壶过来,我想着X姐您平时喜欢吃一些原生态的食品,这个您更应该试试。所以就给您带了两壶过来,我只知道您在XX小区,但不知道具体位置,您方便把具体位置发给我吗?”

姐姐很开心,她原本也是比较开朗的人,迅速的报了地址,我便送上了门。面对面送给X姐的时候,她一直在说我太客气了,我回“没事的没事的,家里挤的这种芝麻油都很香的,X姐之后您再需要随时都可以跟我说。要说感谢那也是我感谢您呀,在工作中经常给我帮助,我也给您添了不少麻烦。”

就这样,一阵寒暄之后,双方开开心心的结束了对话。我觉得这样做对方也是能感受到我的诚意和谢意的。

3、关于如何倾听

大前天晚上,我和老东家的领导和同事一起吃饭,我和前领导到的比较早,就在闲聊着。

按照以前我的做法,大概率就还是只是听对方讲,然后回“嗯嗯,这样啊。”“噢~那挺好的。”最后的结果就是漫长的沉默,尴尬的沉默。

这次我想试试奶爸课程中讲到的做法,做一个可靠的倾听者。于是那天的闲聊,我开始有意识的做出一些积极的回应。对话内容大概如下:

我:“X哥,今年过年是在深圳还是回老家呀?”

对方:“回老家。我休了年假,过几天就回老家了。”

我:“那挺好的呀,不过老家过年比较冷,需要穿厚一些的。那呆到大年初七回来,有没有考虑年后出去玩呀?”

对方:“哈哈这个还真有,大年初四我们一家三口去XXX(非洲的一个地方),在那玩几天。”

我:“哇去XXX呀,值得一去的地方,不过当时是怎么想起去那里玩的呀?”

对方开始讲原因,我就一边听一边附和,他讲完之后我继续说:“真的挺好的,去那儿转转对XX(他儿子)也挺好的,对他来说具有实践意义的呀。”

对方:“是呀,这个地方要不是这次机缘巧合,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去一次呢。”

……

就这样,我们聊了很多,一直等到其他同事到场都没出现过冷场局面。那晚吃完饭回家的路上,我特别开心!因为我觉得我不止将奶爸的课程记在心里了,而且开始实践运用了。

这些进步无形之中让我越来越想去突破,想去进行更多的尝试。同时,奶爸的课程也让我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一些人际交往的“疑难杂症”好像也得到了解决思路。

感谢奶爸,感谢十连,让我有了这么多尝试和突破的机会。希望自己可以有更多的进步,也有更好的反馈!

最后,愿训练营的小伙伴们都越来越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