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面时夏天五岁,站在院子里拉风筝线,风筝还没放起来,看到一个清秀男孩。夏天想,他怎么可以那么漂亮。
夏天丢掉风筝跑去男孩面前,伸出肉肉的小手,声音还是童音的含糊不清。
“我是夏天,夏天的夏,夏天的天。”
“我是哥哥。”男孩扬眉。
旁边的阿姨轻轻拧男孩的脸,“方年,别淘气,跟妹妹好好玩。”
那时夏天还那么小,就知道方年很漂亮,然后,似乎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偷偷在夏天心里发芽生根。
夏天总是缠着方年,从小学到中学。方年比夏天大了48天,比夏天早了一个年级。每次只要夏天出现在方年班级门口,就会有男生阴阳怪气地喊,“方年,你妹妹来找你了。”小学的时候,夏天不懂,她只是喜欢跟在方年后面,只是喜欢每天把早餐递给方年,只是喜欢缠着方年坐在他的后座上,每当这时,夏天总会有种莫名的喜悦,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告,这个最帅的男孩是我的。
方年带夏天去游乐场,买了冰淇淋递给夏天,夏天舔了一口,笑着问:“方年,你怎么对我这么好啊?”
方年大笑,伸手把夏天的短发揉的乱糟糟的,“你是我妹妹啊,不对你好对谁好,还有,下次记得要叫哥哥哦。”
夏天不知哪来的脾气,把舔了一口的冰淇淋甩在地上,气鼓鼓地就跑了。
中学的时候,有男孩子追求过夏天。夏天不是漂亮的女孩,但也温和可爱。男孩总是缠着夏天,上课时偷偷给夏天传小纸条,放学后霸道的要求送夏天回家。当男孩再一次表白询问夏天喜不喜欢自己时,夏天摇了摇头。男孩低头,小心翼翼地问:“你是不是喜欢你的方年哥哥?”夏天哑然,转头就跑。
夏天喜欢方年吗?她不知道,那时是夏天还是听妈妈话的好孩子,一心努力学习追赶上方年的名次。
后来,夏天悄悄问闺密什么是喜欢。闺密很有经验的说,在人群里你会不由自主地寻找那个人的影子,一天不见你就想知道他的消息,想要知道他想不想你。他生日时你会想要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送给他,你生日时却只想要他陪在你身边。他难过时,你很难过却不敢表现出来,他开心时,你很开心却想着怎样让他一直开心。当别的男生说他喜欢你时,你在想他是不是也会喜欢我。
闺密说完,夏天仍然愣着不动,闺密说:“夏天,你不懂。”
夏天扭头看她,“我想我喜欢上方年了。”
那时的夏天十五岁,高二,在认识方年十年之后,她意识到她喜欢上方年了。
夏天不知道方年会不会喜欢自己,彼时的方年占据着成绩单的榜首,是学生会主席,主持各种活动,方年太优秀,夏天不再像是小学时的小女孩,死皮赖脸地蹭上方年的自行车后座。夏天想等自己变优秀了,就不再做方年的妹妹。
夏天开始折千纸鹤,听说折一千只就可以许一个愿望,夏天的愿望是,希望方年会像她一样,喜欢着夏天。
第一次折够一千只,恰好方年准备篮球赛跌伤了腿,夏天许的愿望是希望在篮球赛到来之前,方年的腿能够好起来。
这之后,方年的腿竟真的在比赛前恢复了,在球场上照旧生龙活虎。
夏天的第二个愿望是希望方年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能成功,虽然那个女孩不是她。方年告诉夏天,他喜欢了一个女孩,喜欢了两年,从高一入学就喜欢上了。夏天看到过那个女孩,很漂亮,很优秀,成绩仅次方年。夏天想,或许只有这样的女孩才配得上方年。
方年表白成功了,牵着女孩的手指着夏天说那是我妹妹。夏天没再跑开,轻轻握住女孩的指尖,笑着说,你要好好待我哥,他情商低,你多担待。
方年不服,“我哪里情商低了,当年追求你的男生还是我给吓退的。”
夏天转身离开,你情商还不低吗,全世界都知道我喜欢你,你偏偏不知道。
方年去了很好的大学,与女孩开始漫长的异地恋。夏天很努力,高考成绩本可以稳稳地报考方年的学校,夏天犹豫了一下,最终填报了另一所大学,两所大学,相距超过一千米。
夏天还在折纸鹤,深夜里,拧开一盏暖黄光亮的台灯静静地折,舍友打趣,夏天就算你折再多的纸鹤,方年也不会喜欢你。夏天不说话,灯光下的浅蓝纸鹤像是会挥舞翅膀。
方年给夏天打电话,带着昏沉的醉态。
“夏天,她要跟我分手,我该怎么办,我那么喜欢她……”
夏天听方年唠叨完他们的海誓山盟,他们的磕磕绊绊,他们的异地相望,他们的争吵与互相伤害。夏天说:
“她不会和你分手的,相信我。”
那天晚上夏天没有睡觉,她一直在折纸鹤,折到双手开始颤抖,折到天空发出光亮。
夏天折完第一千只纸鹤,双手合十,她的愿望是,方年可以跟他的女友和好。
后来,方年没有和女友分手,只是,夏天不再折纸鹤。当方年找工作屡屡碰壁,当方年起早贪黑没有假期时,再没有一个人许愿希望他快乐。
夏天开始过着平常的生活,读研,出国,又归国工作。这时的她,在商界已展露锋芒,画精致的妆,穿七厘米的高跟鞋也不会再摔跤。有朋友告知她方年的消息,方年结婚了,又离婚了,被原来公司辞退,靠着几年来的继积蓄勉强度日。
夏天找到方年,问他愿不愿意到自己正在工作的公司上班。看着方年一脸不解,夏天说:“我知道你有才华,我只是在为我们公司招贤纳士。”
方年进了夏天所在的公司,每天与夏天不时碰面,夏天不再心跳加快,淡然地从方年身边擦过。
方年问夏天:“你是不是喜欢过我?”
夏天浅笑,“我三十岁了,不再喜欢折纸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