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标感》,关于兴趣、孩子、工作

又是冬日里暖阳和煦的一天,真希望没有寒冷,就这样温暖下去。

每天集中的阅读时间是睡前半个到一个小时,《我心归处是敦煌》因为比较厚,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后面的《目标感》大概用了一周,《基层女性》比较通俗,前天晚上翻开,今天上午就读完了,读完后就直接给我的同事,让她出差带着,空的时候也读读。

在我读到那些超过我目前阅读能力的书本的时候,阅读其实不完全是享受的过程,可以用硬啃来形容,但啃下来后,总是受益良多的。我那天决定每次看完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是因为我觉得有输入应该要有输出。身边好些亲人朋友夸过说觉得我的文字能力还不错,可是我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的局限性,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之前的积累太少了。

今天来说说《目标感》。

现在的社会很多人,尤其是我们80后,很多人有一种“空心病”,就是生活没有方向,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我同样如此,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我的兴趣所在,有没有一件可以值得我倾尽全力愿意去投入的事情。这就是《目标感》所讲的,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没有人帮助我们树立目标感,所以我们的人生没有方向。

在我们的校园教育里,孩子们总是被动的接受着枯燥的知识,被约束着遵守着刻板的纪律。在家庭教育里,父母们把自己未实现的人生强加于孩子身上,处处自以为是地指点着孩子路应该怎么走,控制着孩子过他们觉得所谓的对的生活。

曾经是孩子的我们,应该也燃起过兴趣的小火花,但是都被无情地扑灭了。我们被推着在人生的路上前进,忘记了如何去主动地学习,忘记了将一切美好事物内化在我们的内心,忘记了如何凭着我们的本心在人生的每个分岔路口上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我们已不是我们。

书中说,教育的终极使命,是发展出一种对学习的热爱,这种热爱可以让人一生都保持学习进步的状态。

我们已然被命运的枷锁桎梏了这么多年,不应该再把这副枷锁传给我们的孩子,再告诉他们这都是为了他们好,为了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我们应该允许他们犯错,哪怕是重复的错误,只有在不断的试错中,他们才能把对的东西内化到他们心灵深处,他们才能自主地去遵循规则、追求美好。

任何人,从来不会因为别人对他说了什么他就一下子找到了人生的真谛,从此一帆风顺永无坎坷。所有的人,只有自己在命运的丛林里摸爬滚打、头破血流、披襟斩棘之后才会变得勇往无前。

所以我们对这些可爱的小孩子们着急什么呢?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生命的厚度,去感悟人性的善恶,去领略人间处处不一样的风景。过程中跌跌撞撞又如何,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好这条路,甚至会迈开矫健的步伐去奔跑。

现在是大人的我们,只要做好身为一个大人应该做的事情。没有目标,那就做好眼前的事情,不停地学习再学习,像海绵一样吸收以前从来没接触过的知识,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一年不行,那就两年,两年不行那就三年四年,哪怕十年又如何,哪怕等到五六十岁再找到目标,那也是没有白到世上走一遭。

精神世界的富裕能带动整个人生的丰盈。这是我此刻最深切的感悟。

任何工作,它都是有价值的。也许你会抱怨工作的枯燥、不顺利,抑或职场间人际关系的复杂,但平静下来,仔细回想,这份工作或多或少都给你带来了价值感。读这本书,还让我明白,我可以坦诚地跟孩子聊一聊我的工作。就像他对校园的学习生活感到无趣一样,我在孩子面前也抱怨过工作的烦恼,但是我从来没跟孩子说过,即使工作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是它对我来说是有价值的,我不应该一直看到它不好的一面。

《目标感》带给我最直接的提醒,就是一定要呵护并且支持孩子的兴趣。

他们小小的脑袋瓜里,总是有很多奇思妙想,也许每天都会冒出很多新点子,但是不管他们有什么想法,身为大人的我们,都不可以去嘲笑打击。不是只有以后当科学家,当大企业老板,当政府高官才是伟大的目标,这个社会的组成,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只要孩子们热爱他选择的道路就可以了,如果身为大人的我们强迫着他们选择我们觉得更好的路去走,也许有一天他拥有了外人羡慕的职业,但是他没有快乐的能力了,他也有“空心病”了,那这会是我们做父母的初衷吗?

小胖说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厨师,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反对过,我以为这样就足够了,但是读完《目标感》后,我觉得我还做的很不够,我没有全力以赴地去支持他,去引导他。昨晚他说“妈妈,我觉得你不会给我买打蛋器的。”,我立马答应他,今天会给他买一个。

我不知道他这个兴趣会不会持久,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又改变了呢,但是只有他体验过,他被支持过,他才会有意识在将来的人生目标道路上,自己来做选择。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深’而非‘广’,也许父母的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但从长远看,孩子们作出的选择往往能够反映出他们在跟父母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价值观。”

这是书中的一段话。

希望已经是大人的我们能够理解孩子,懂得放手。也希望没有目标感的已经是大人的我们,终有一天会找到我们自己人生的目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