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效应,是否会让出走更频繁 ?

最近有一则消息在媒体上热传,上海一名13岁初中生离家出走,最后在杭州西湖被找到。这则新闻牵动了众多热心人的心,同时也有诸多网友拍案而起,接机大肆指责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师,一时令学校教育这一话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笔者并不想在这里讨论学校教育的种种是非对错,而是思考这起事件会带来的后续效应。

从这次的新闻报导看,绝大多数的报道倾向于反映教师教育的失误,强调说因为学生漏做作业,约谈学生家长,导致里该生的离家出走。对此,网上声讨声音不绝,多数觉得教师小题大做。然而各位思考一下,有多少教师会因为一次不做作业,就把学生家长叫来学校的呢?教师每天上课批作业开会教研,时间都不够用,叫一个家长过来,可能就要花上至少半小时用来交谈,一天有三四个同学不交作业把家长叫来,那教师就别工作了。思考一下就会知道,叫家长,应当是学生长期欠债,教师的无奈之举。

而媒体和诸多评论者的声援,显然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作业不做是小事,教师就不能因为这种小事,把家长叫来。这种错觉会产生两种问题,一是让学生和家长看轻作业和家庭学习管理的重要性,使作业成为家校对立的导火索,然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国内大环境里,不做作业少做作业的孩子,家里不受监督和管理的孩子,有几个能把书读好的?二是让教师怯于管理,有了前车之鉴,若有孩子不做作业耍脾气,教师还敢管么?笔者看到很多理性的评论者就谈到,这个孩子再回去学校,估计今后老师要批评他,都要想一想。这些不能被批评的孩子未来到了社会上会如何,真是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让笔者更加担心的,是眼前的事情。孩子出走,社会广泛响应,使这个孩子受到了空前的关注。网上泛滥的同情和声援,更是让这个出走显得有些理直气壮。加上孩子找到后,新闻报道里父母激动的神情和愧疚的语言,似乎让人感到,这个出走事件对出走者而言根本就是利大于弊的一件事啊。出走者受到了同情,批评他的父母老师学校却成了罪人,有了舆论撑腰,错也是值得同情的。而今日不分是非黑白的同情,是否会鼓励了更多的后来者,把一言不合的出走,当成让家长教师投降的最佳方法?

当前教育的问题,一方面是中国过多的人口导致了高强度的竞争,一方面是独生子女导致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望值,这两者共同作用导致了学校唯分数路唯升学论产生的教师的高压力,这个问题本身已经很难解决。随着部分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样的教育需求产生,和仍然很落后的基础教育形态,又演化出了新的社会矛盾,而且笔者觉得,很长时期内,这种矛盾无法解决。而正因为我们的教育确实不够理想,所以更需要社会舆论客观理性的宣传,家长和教师理性的判断,然而很遗憾的是,这次的事件里,笔者并没有看到作为起到舆论导向作用的媒体,发出多少理性的声音,甚至他们发出的声音,让人担心,下一次出走,很快就会到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子日记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开始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儿贝贝阅读 7,798评论 2 22
  • 黑夜的魔爪已伸向城市的这边 风嘶吼着穿过窗间 像是发泄内心的不满 刮走了天上的星 吓走了半只月 说是要等到太阳出现...
    六月六的六月阅读 542评论 4 18
  • 01 昨天,与朋友聊天。朋友高兴的告诉我,她的女儿要上国际小学了。 “噢?” 我不知喜从何来。 “国际学校很难进么...
    东方一郎作者阅读 486评论 0 2
  • 你走的第二十一天,还有92天。再有一个半小时我就上车了,想着过完今夜一早就可以看到你了,心里好开心啊! 我想你想你...
    rainll阅读 66评论 0 0
  • 男人精致起来,会让女人汗颜低首。当你浏览Will Taylor的个人博客或Ins时,你会觉得如果可以如此的过完一生...
    人生欲阅读 2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