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匿名投票荣誉榜
诗魁:君执伞,作品《7、唐多令·忆黛玉葬花》
副魁:乐天居士,作品《1、唐多令·葬花吟》

1、唐多令·葬花吟
片叶抚瑶琴,朱弦起曼音。任秋千、独自浮沉。莺啭春空凉似水,斜日处,暮云深。
载酒过桃林,芳魂何处寻?正飞花、滴落衣襟。梦断红楼人不见,留一曲,葬花吟。
——乐天居士
君执伞评:
1.首句“片叶抚瑶琴”料想是用拟人的手法写叶子落在琴上,可以想象主人公也许是在园林之处弹琴,接着“曼音”描写琴声舒缓而长,暗示主人公心灵手巧,个人感觉是平和恬静的感情基调,与全词整体感情基调不相合。
2.“秋千”“莺啭”“斜日”“暮云”等意象无不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凄凉落寞。可惜与题目“葬花吟”不合,若是上片为铺垫,那么下片也没有写到“葬花”,只是在写女子过桃林回忆往事,只是末句来了一句“葬花吟”,题目不如改为“过桃林忆旧”......
3.“正飞花、滴落衣襟”这一句不知何解,因为“滴”字作动词是指微小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而一个“滴”字却是形容花瓣落下,创造了全新的视觉感受:花瓣像水滴一样缓缓落下......可惜这一感受被前面一个“飞”字打破,因为飞花是四处飘零的,不是滴落的,两个动词相夹很不好,可以写“红花滴落”或是“残花滴落”......
4.这一期作业的主题是红楼梦,然而这一首并没有与主题相联系,脱离了主题,整体看起来像是追悼佳人的词.....
2、唐多令·林黛玉
香断问谁怜?花飞叹独牵。每春来,风雨惊眠。冷月花魂空自恼,漂泊去,奈何天。
命薄绛珠仙,情轻金玉缘。纵风流,难再缠绵。且把今生清泪尽,焚诗稿,赴黄泉。
――繁花落尽深眸
君执伞评:
1.首句截取原著,但是承句不当。“独牵”晦涩,难解。属凑韵。
2.“漂泊去,奈何天”写出了林黛玉坎坷的命运。
3.“情轻金玉缘”?是说对金玉缘看的很轻吗?个人觉得“情深”要好。
4.下片后三句写“黛玉焚稿,含泪而逝”令人为此感到惋惜,同时表达对封建社会的抗争和对自己命运的不甘。
5.全词语言婉约含蓄,优美动人。青蝇点玉,并无大碍。
3、唐多令·葬花
红萼断残香,春衫滴泪凉。恨溪头、泥淖深藏。又见凄风携蕊去,折玉叶,皱琼浆。
竹影隐潇湘,晨曦映绣囊。带花锄、如握清霜。一捧新泥难掩尽,只吟了,旧时伤。
——炎冰
君执伞评:
1.首二句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与题目“葬花”相照应。“泥淖深藏”一句令我很不解,泥淖是指泥泞的低洼地,也指烂泥、泥坑,与“深藏”一词不合适。“琼浆”形容溪水也不妥。
2.“竹影隐潇湘”一句也与“葬花”不相符合,我记得荣国府内只有黛玉的潇湘馆有竹子,而黛玉葬花的大观园里好像......没有。
3.全词语言结构通畅,部分词意有待斟酌。结句写的不错。
4、唐多令·黛玉
玉靥自含颦,扶风病柳身。语还休、却抿朱唇。仙草绛珠初堕世,冰作土,借梅魂。
题帕旧诗文,药痕交泪痕。万千愁、随稿俱焚。冷院红飞春又晚,何处觅,葬花人?
——展我一天星
5、唐多令·新唱《好了歌》
仙道渺遥遥!庙堂着蟒袍,灭贪官,百姓丰饶。万两黄金花有道,扶疾苦,润孺苗。
何必慕仙逍!娇妻慰寂寥,漫江山,不负华韶。孝顺儿孙皆可育,师教诲,父熏陶。
——任尔风云我自逍
6、唐多令·泣红楼
血泪谱红楼。无人解苦愁。任裙钗,演罢风流。爱恨古来多缱绻,多少事,付羁囚。
痴梦系春秋。醒来如蚁蝼。雪纷纷,掩去优柔。欲断红尘千万思,书不尽,几幽幽。
——若水
7、唐多令·忆黛玉葬花
春暮荷锄游,残香一径浮。粉和红、沦落成逑。不道飘零无所附,任黄土,掩风流。
花月自春秋,何须为此愁?笑多情、泪洒枝头。暗想花同人面老,芳华去,不曾留。
——君执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