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饭店,是一家特别不起眼的小饭店。
老板就叫李伟,掌厨的。
那是个老旧的住宅区。没有拆迁前,杂居着住户、小商小贩。周围有几所大学,不少学生在那租房子住,带热闹了那一片杂七杂八的小生意,其中也包括小饭店。
下了马路,顺着一条拥挤不堪、坑坑洼洼的水泥小路朝前走,越往上走,地势越高。
路的左手边,门挨着门,有一排低矮的门面,电话吧,葱油饼店,五金店,土菜馆,拉面馆,卤味店,蛋糕坊等。
路的右边,店铺就少许多。靠着马路,有一家夫妻经营的巴掌大的牛肉面馆。朝上走,是一家规模中等的个体超市。接着,有一条向右拐通往菜市场的水泥路。再上面,有两家装修稍好一点的饭馆,看着干净明亮些,装着玻璃门,上面用红色字体写着“空调开放”。
“空调开放”前面有一大片高低不平长着齐膝杂草的场地。每天晚上,都有一家叫着“眼镜烧烤”的在那出摊,老板三十来岁,高高瘦瘦的,戴着眼镜,很斯文,没人烤串的时候,他就坐在烤架后面,架着二郎腿,凑着昏暗的灯光,悠闲地看报纸。
与烧烤摊并排的是一只用煤球炉煨着的钢筋锅,堆满直冒热气的酱油色的面,叫薛城卤面。卤面里有粗短、翠绿的四季豆,还有一两小块卤得十分入味的肥瘦相间的猪肉。两块钱一份,很实惠。学生都喜欢来吃。再朝上,就是一长排一人高的墙头了。
李伟饭店就在这条小路上。位置很偏。右边最靠里那家,门面正对着墙头的就是。
饭店一共有两间屋子,内部是打通的。两面门出入。西边一间摆着几张破烂、油腻的桌椅,供顾客吃饭。
另一间专门用来烧饭菜。堆满了杂物,煤气罐,跟油腻的铁锅黑成一个颜色的灶具,摆着用粗瓷大碗盛着的酱油、生抽、鸡精、味精、八角、花椒等的小桌子。
墙壁是用白石灰粉刷的,也不知道是哪个年月刷的,与屋顶接边的地方,挂着长短不一毛茸茸的灰条子,烟灰色的蜘蛛网。
别看李伟饭店位置偏,环境差。生意还是很不错的。
去吃的大多是学生。主要是便宜。像素炒青菜、酸辣土豆丝这种不带荤影儿的,3元;青椒炒千张,西红柿炒蛋,青椒炒蛋,这种食材稍稍“高端”一点的,4元;雪菜肉丝,莴笋肉丝,这种略微能看到一些肉的,4元5元的。不贵吧?
就这样,米饭还是免费的。
一只老款的大电饭锅,什么时候都保温着大半锅米饭。自己添饭。想吃多少,随便。当然,米饭是差点。都是陈米,有一股子淡淡的捂味儿。
周围好多小饭馆为了降低成本,都是用这种米。
说句心里话,不觉得难吃。就着那汪着厚油的家常菜,一个个的,都吃得很香,连菜底子都能拌进米饭里,吃得干干净净的。
李伟个子不高,皮肤粗糙,黑,不胖不瘦。终日在灶台前忙活。我们学生去,他抬眼望望,似乎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真正招呼客人,端菜端饭,收拾桌椅的,是李伟老婆,很瘦,眼窝有点下陷。
放学的点,李伟女儿也会来店里,七八岁左右,眼睛很大,黄巴巴的皮肤,也是瘦。没见过她写作业,就在门里的一个塑料板凳上干坐着,看来来往往的路人。
有一回,我养的一只白色的京巴犬跑丢了。到处贴了“寻狗启事”,描述了狗狗的特征“……白色,脊背色微黄……”,留了联系方式。
傍晚,接到电话,是李伟老婆打的,说狗狗在她店里。
李伟女儿坐着,正怀抱着我的狗狗,小手很温柔地一下一下地捊着。
我很感激。到旁边超市,挑饼干、糖果、酸奶、果冻等孩子爱吃的零食,用大号购物袋装了满满一袋。
李伟老婆很震惊似的,说:“哎,你买东西干啥?不要!不要!”
正在烧菜的李伟也转身说:“是哩,她又不吃!”
李伟女儿羞红了脸,也摆着手说她不要。
要不是我强行把东西放在桌子上,抱着狗狗快速跑开,真有可能送不掉。
像李伟饭店这样的小饭店很多。
还有一家,有简陋的包厢。我们这些学生党不时地会到那小聚一次。
朋友中有个叫乐奇的。每次去,都是直接冲到后堂,抢过男老板手中的锅铲子,说他来炒。经常去吃,老板都熟,很憨厚地笑笑,朝旁边站站,由着他。
老板娘还问乐奇:“这紫茄子有点老,可用给皮削掉?不然吃着别垫牙。”
正在有模有样翻炒着菜的乐奇,回身望了一眼,轻声说道:“那就削吧。”好像他才是老板。
还有一家,菜稍微贵点,就是写着“空调开放”的那种。点的菜,吃不完的,如果你愿意,老板还可以免费帮你打包,保存在冰箱里。晚上再去热热吃。
我跟朋友去吃饭,听她这样说,有点不相信。当时,点的菜中,有个海带肉丝,剩了一大半。
我朋友喊:“老板娘,麻烦你帮我给这个放冰箱里,我晚上来吃。”
老板娘正在收拾着旁边的桌子,说了一声“好咧。”拿着打包盒就麻利地过来了,一点也不耽搁。我第一次见,很是惊诧:啊……还可以这样操作吗!
我提到的饭店不止一家。也都差不多。为啥文章标题不叫其他饭店,偏叫“李伟饭店”呢?
因为我只记得这家饭店的名字,对它的印象很深刻。
可能是因为这名字比较好记。也可能是因为其他饭店的招牌过于模糊,我当时就没怎么留意。
反正,李伟饭店很普通,也很常见。
也许你所经历的往昔岁月中,也曾出现过相似的饭店。也许,你也曾经打它门前路过。
注: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