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文字,写给每一个渴望成长的你。
关注我,星标我,我们一起成长。
✨
我的小红书,停滞在1w粉已经很久很久很久了。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为此焦虑。这份焦虑不仅存在于我每天带娃时的不耐烦里,还藏在了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里。
再后来,我甚至陷入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只有这么点能耐了。
01
“总在预演最坏结果的你,该如何自救?”
回想起曾经的自己,也总是如此急于给自己下定论。
设计中,一个方案的否定,我便在心里做好了找下家的准备。我总以为,一次否定,就代表了所有。
恋爱时,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吵架拌嘴,我也能做好随时被抛弃的心理预期。我总以为,一次不和,便决定了一切。
我急于给所有事情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以防止自己最终太过于失望。
我以为这叫“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事实却是,我的每一次预判都在进一步加深的我的自卑,加剧我的痛苦。
就像如今写文章。掩藏在平静之下的那份焦虑,无时无刻不在悄无声息地消耗着我的心力,让我没办法顺利进入到心流状态。
而写作时的那份平静,往往决定了我的文章质量。
当我只专注于内容本身的时候,数据往往比我想象的更好一些;而当我又一次因数据而焦虑时,数据往往又会如期跌入低谷。
就像博主“心理师 bestta”所说:“生命的惊喜,往往诞生于毫无预设的耕耘之中。”
是啊,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真正的惊喜往往藏在无心之为中。
所以啊,不预设结果,也不预支痛苦,才是自救的唯一良药。
02
“不预设结果,也不预支痛苦。”
如今,我终于结束了那个持续否定自己的怪圈。
因为我开始学会了只专注于眼下的内容,而不去苛求结果如何。我也开始更加相信,好的内容便一定会被人看见。
而我要做的,便是努力地写好当下的每一篇内容,然后静静等待它的爆发。
如果在写作时又一次觉察到自己的出神,那就先停下来,给自己10秒钟冷静时间,往往都能很好地重新拉回注意力。
毕竟,是真的平静,还是佯装的平静,终究是骗不了自己的心的。
那些为数据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日子,已好久没有再来过了。那些因为数据陷入无止尽比较的焦灼日子,也好久没有再体会到了。
如今有的,只有为文章内容的抓耳挠腮,为下一篇选题的认真筛选,还有静心等待时间给予答案的耐心。
《当下的力量》中写道:“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发生在过去,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当下。也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发生在未来,所有的事情都只发生在当下。”
那么,就让我们勇敢地抓住当下,而不是去担心两小时以后和八公里以外的事吧。
03
“不要去担心两小时以后和八公里以外的事。”
什么是生命?生命便是当下的这一刻。
两小时看似很近,实则距离当下有120分钟,7200秒。八公里看似不远,实则跑步需要1小时,走路需要12000步。
而这些,都远不是当下这一刻的你能把控的。真正的生活,永远只存在于你对当下这一刻的认真对待。惊喜亦藏于其中。
清晨醒来瞥见从窗户偷溜进来的阳光,中午收到包装完好没有撒漏汤汁的餐食,下午和两三朋友相约赴一场期待已久的聚会,夜晚归家抬头看见点点繁星眨着眼的夜空。
细心感受手中咖啡的温度,穿过手心,经过味蕾,温热了整个胃部;品尝它的苦涩,不似中药的难以忍受,也不同于苦瓜的难以下咽,而是一种让人逐渐上瘾的回甘。
亦或,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走过,听着音乐一声一声地悦耳,时不时也会有楼上楼下的噪音参杂其中,这时,旁边的手机忽然响起,你欣喜地接起电话,说一声“你好!”
那是你期待已久的秋天第一杯奶茶。
真心祝愿你我都能学会在当下的每一刻,收获生命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