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临证善于使用癫狂梦醒汤治疗多种伴有精神异常的病证,疗效确切。
刘某,男,37岁。2011年3月27日初诊。
失眠3~4年(每晚可睡3~4小时甚或彻夜不眠),白天头痛、目眩、身困,早泄,大便干燥,纳好,饮多、尿多,身热。
舌质暗,舌苔白,脉细弦缓。
证属气滞血瘀痰阻,扰及心神。
治宜活血调气,化痰通络为法,方用癫狂梦醒汤。
处方:桃仁30g,赤芍10g,香附10g,青皮6g,柴胡6g,姜半夏10g,川木通6g,陈皮6g,大腹皮10g,炒苏子10g,生甘草15g。4剂(免煎剂),水冲服,日一剂。
2011年3月31日二诊,睡眠好转,便干好转,苔白,脉弦缓。
上方加茯神10g继服,7剂,水冲服。
2011年4月7日三诊,每晚可睡5~6小时,精神明显好转,晚上咽干。
上方甘草改18g,去木通,加黄连3g。7剂,水冲服。
2011年4月17日四诊,睡眠有波动,便调,无身热,仍口干多饮多尿,舌暗红,苔黄白腻,脉弦缓。
治以化痰和胃之温胆汤加减,处方:
柴胡6g,黄芩10g,姜半夏10g,陈皮6g,茯芩10g,枳实6g,竹茹10g,生龙、牡各20g,鸡内金10g,生甘草3g,炒莱菔子10g。7剂,水冲服。
此后一直以温胆汤加减调理,至2011年6月20日来诉睡眠已正常,每晚可睡7小时,停药亦无不适。
体会
本案初诊抓住气滞血瘀化热、停津成痰之病机,方证辨证准确,病人在服用前4剂中睡眠明显好转,增加病人的信心,故连续服两周。
后考虑到在上焦的气血逐渐调开,根据患者的舌苔黄白腻,考虑到以痰湿为主,故用温胆汤和胃化痰的同时加用镇静安神药,使缠绵多年的失眠逐渐转好,甚为欣喜。
癫狂梦醒汤主治“癫狂一证,哭笑不休,詈骂歌唱,不避亲疏,许多恶态,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做梦一样”。
具有逐瘀通经、理气解郁、化痰的功效。方中重用桃仁配赤芍活血化瘀;
用香附、柴胡、青皮、陈皮疏肝理气解郁;
苏子、半夏、桑皮、腹皮降气消痰,木通清热利湿,一则清解气郁所化之火,二则利湿有助消痰,三则通窍;倍用甘草缓急调药。
诸药相伍,活其血,理其气,消其痰,血活则气畅,气畅则郁解,郁解痰亦消,痰消窍则通。
本案失眠患者,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痛苦万分,伴随情志的改变是无疑的,必须首先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故首先使用治疗气血凝滞、痰气郁结、气血痰互结之癫狂梦醒汤,颇相适宜。
本方除活血行气外,化痰降泄通络力强,虑其攻邪伤正,在连续使用18剂好转后,以柴芩温胆汤加顾护中焦之药善后。
2022-03-10
癫狂梦醒汤治疗湿疹,方书未载。笔者每用癫狂梦醒汤治疗顽固性湿疹,疗效满意。
案例1:车某,女,65岁。2012年8月23日初诊。
患者主因周身起疹伴瘙痒半年来诊。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周身起疹,伴有瘙痒,逐渐增多,经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类软膏及口服清热除湿类中药汤剂疗效不显来诊。
诊见:口中和,性急易怒,纳可,眠差,入睡困难,大便困难,大便干,3~5日一行,小便调。查:躯干、四肢散在可见红色粟粒至小米大小丘疹,部分融合成片,未见水疱及渗液糜烂,周身可见多处条索状抓痕及散在血痂。
舌暗红,舌下络脉迂曲,舌苔少,脉细涩。
证属气滞血瘀证。治以活血化瘀,行气化滞为法。方用癫狂梦醒汤加减。
处方:桃仁24g,柴胡9g,香附6g,通草6g,赤芍9g,苏子12g,生甘草3g,陈皮6g,桑白皮9g,生龙骨(先煎)15g,生牡蛎(先煎)15g。3剂,水煎服。
嘱患者停用抗组胺药及激素类制剂,仅外涂炉甘石洗剂保护皮肤。
2012年8月26日二诊:服药1剂后,大便恢复正常,瘙痒减轻,可安然入睡,服药3剂后,大便每日一行,瘙痒减八成,家人反映已没有以前容易发火了。
周身丘疹大部分消退遗留黑色素沉着,口中和,纳可,眠安,二便调。舌稍暗,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气血瘀滞,新血不行。治以养血和血为法。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处方:桃仁12g,红花12g,熟地黄12g,当归9g,赤芍9g,川芎6g。7剂,水煎服。患者服药4剂后,周身皮损全部消退,已无瘙痒,自行停药,痊愈。
案例2:阎某,男,87岁。2012年9月19日初诊。
患者周身起疹伴瘙痒1年,逐渐加重来诊。患者1年前发现胆囊结石、肾结石,经胆囊摘除及体外碎石治疗,体内结石基本排出,但自此出现周身起疹,伴有瘙痒,逐渐增多加重,经口服多种抗组胺药物,肌注苯海拉明及口服清热祛湿类中药汤剂及中成药效果不显,皮损逐渐增多,瘙痒加重,瘙痒甚时用汤勺外刮皮肤不解痒,瘙痒甚时曾多次试图自杀,幸被家人发现及时制止,但从此急躁易怒,有时郁郁寡欢,反增反酸、烧心来诊。
患者既往有“脑梗塞”病史,现无饮水呛咳及肢体活动不利。有“心肌梗死”病史,支架植入3枚。近日消化科就诊查胃镜显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诊见:食后腹胀,反酸烧心,呃逆,性急易怒,有时郁郁寡欢,声低,纳可,眠差,瘙痒致入睡困难,服安定每晚亦只能安睡1~2小时,大便困难,7~10日一行,平时依靠口服番泻叶或开塞露纳肛方可排出少量羊粪样便,便时困难,纳呆。
查:体瘦如柴,躯干、四肢散在可见红色粟粒大小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双胫前可见条状抓痕及血痂。舌暗红,苔薄干,脉弦涩。
证属气滞血瘀,中焦升降失司。治以调和脾胃、活血行气化滞为法。
方用癫狂梦醒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处方:姜半夏9g,黄连3g,黄芩3g,干姜6g,桃仁24g,柴胡6g,香附6g,通草6g,赤芍6g,生甘草3g,陈皮6g,生白术18g,鸡内金(冲)3g,生龙骨(先煎)15g,生牡蛎(先煎)15g。3剂,水煎服。
嘱患者停用抗组胺药,禁止搔抓及热水烫洗,停用安定及通便类药物。
患者将信将疑地问:“这样行吗?”我反复向患者解释安定及通便药对其是百害而无一利。
2012年9月22日二诊:
患者很高兴地说:“我从来没吃过这么舒服的药!”服药1剂后大便出近一脸盆深色粪便,顿觉周身舒爽,已无腹胀,反酸、烧心、呃逆等也消失了,心情明显好转,瘙痒减七成,已能安然入睡,看患者笑面相迎,虽体瘦却声音洪亮,周身丘疹大部分消退,留下淡褐色素沉着,余下的皮损也明显变淡。口中和,纳可。眠安,二便调。舌稍暗,苔薄白,脉弦。
证属气血瘀滞。治以养血和血为法。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处方:姜半夏9g,黄芩3g,黄连3g,干姜6g,桃仁12g,红花9g,陈皮6g,当归9g,赤芍9g,川芎6g。7剂,水煎服。
患者服药7剂后,周身皮损全部消退,遗留淡褐色色素沉着,已无瘙痒,无腹胀等不适,大便恢复正常,临床痊愈。
按:湿疹,中医称为“湿疮”,是一种常见的非感染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具有多形性、对称性、季节性、复发性及瘙痒性等特点。
中医多认为湿热内生为其基本病机,分为热重于湿型、湿重于热型、脾虚血燥型等(参见赵炳南、张志礼《简明中医皮肤病学》,中国展望出版社)。
此二位患者,专科诊断为湿疹,经使用系统的西药治疗及口服清热除湿类中药汤剂均无明显疗效,改用行气活血之癫狂梦醒汤治疗而效佳。
癫狂梦醒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痹症有瘀血说》篇中,“癫狂一症,哭笑不休,詈骂歌唱,不避亲疏,许多恶态,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做梦一样”。原方由“桃仁八钱,柴胡三钱,香附二钱,木通三钱,赤芍三钱,半夏二钱,腹皮三钱,青皮二钱,陈皮三钱,桑皮三钱,苏子四钱(研),甘草五钱”组成。
之所以想到初诊用癫狂梦醒汤治疗,是受授业恩师影响。
在跟随老师抄方学习期间,见其门诊以癫狂梦醒汤治疗体实而他药不效的顽固性便秘、彻夜不眠的患者,其效如神。
日本汉医学家在其所著的《皇汉医学》一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紫癜、出血、疼痛、瘙痒者,其(瘀血)外证也。”
此二位患者,均以瘙痒为主症,前医均以常法治之不效,除瘙痒明显外,眠差,具有性急易怒等明显的精神神智症状,大便困难,观其体虽非壮实如牛,但也非羸瘦之辈,查其舌暗红,据此辨证均为气滞血瘀,以癫狂梦醒汤行气化滞,气血行于周身,气血和顺则痒减,气能载津,气行津液运行亦畅,阳气条达四布,故大便解。
两位患者痰症不显,故去半夏,年高气滞不甚,故去行气力强之青皮、枳壳和大腹皮,加用生龙骨、生牡蛎以安神定志。
例2中阎某因服前医药后反增食后腹胀,反酸烧心,呃逆,辨证为兼有中焦气机不利。
故合用辛开苦降、调和寒热之半夏泻心汤,因其正虚不显,故未用人参、大枣、炙甘草,加用生白术、鸡内金培土健脾,方证相应,疗效卓越,后均以桃红四物汤加减善后收功。
观此二位患者,不从专科湿疹之“湿”考虑,而是纵观诸症,从气血辨证着手,调和气血为法,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是证用是方”。
目前分科越来越细,作为医者,我们不可仅仅局限于专方专病的范畴,应根据患者的四诊资料综合分析,方可取得满意疗效,否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啊!
升降散乃攻邪之方,主要用于阳证,热证,实证。此方攻邪的方式是调升降,而不是发汗泻便。用僵蚕与蝉蜕,意不在强发其汗,而是透气于外,引清气上达。用姜黄与大黄,意不在强通其便,而是凉降郁热,引浊阴下行。祛邪常用汗,吐,下三法,而升降散祛邪用升降法,高,妙也!升降散常用剂量是:僵蚕8~10克,蝉蜕4~6克,姜黄8~10、酒大黄5~6克。用药量轻,意在调理气机,意不在大汗峻下,可以免药物过量致郁之弊。杨栗山说“治温病郁热内伏”,郁热内伏阻气之升降。僵、蝉主升,将清阳升上去。姜,黄主降,将浊阴降出去。则正复邪去。四逆散合升降散,治咽喉痛,一两剂就好了。注意,要对“证”用,不能对“病”用。治流感用三拗汤合升降散,杠杠好使!![强][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