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青年文摘》的,反正有一段时间,《青年文摘》和《读者》这两个杂志,是只要遇见报刊亭,必买的。单位也是可以订阅,不过每个月都要自己去阅览室取,太麻烦,有时还会丢,就不订了。
在不知看什么的时候,也随手翻阅了很多其它的杂志,发现只有《青年文摘》看完之后,让我神清气爽,精神愉悦,反之,其它的看过之后,觉着整个世界一片乌漆麻黑的……
曾经听单位的同事说,孩子的老师要求孩子们多阅读《青年文摘》,作文水平可以提高。我个人非常认同,因为每次在阅读之后,都觉着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了,并且就书中的很多领域的很多问题可以引发思考,特别是关于人生的。作文写得好,文笔是一方面,更重要不就是要表现的思想嘛。
记得在全社会还没有普及“信用”这个词的时候,我就在文摘的一篇文章中明白了。在发达国家,你的不守信用会被记入系统,影响以后的人生。那时还有很多大学生都还不是很懂,或者说不明白它的严重后果,以至于在大学所在地办的信用卡透支后,毕业即销声匿迹,影响了自己的信用指数,很多事情都无法顺利进行。
在读杂志的过程中,更开心的是,其中的很多小文章能不经意地解开我人生的疑惑。
最近就有一个小疑惑被解开了,那就是《26岁学钢琴晚吗》,钢琴家赵胤胤写的。
可以类推,40岁晚吗,50岁晚吗……以前总认为想学钢琴,一定是要先学五线谱等等,其实不然,你可以什么都不会,就借鉴练打字的方式,让老师教你弹一首或几首你喜欢的曲子,从此就可以随时弹出自己喜欢的旋律,愉悦自己。成年人更容易专注,更耐得住寂寞,所以更有优势。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你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担心自己学不会乐谱,而对钢琴望而却步了。最近我还听一个会弹古琴的书法老师说,弹古琴不懂乐谱也是可以的……
有没有觉着不经意就可以学到点什么呢。有人说,你都老了,还看《青年文摘》,是啊,我的心是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