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稳定的靠谱人是怎样的?



最近跟朋友吃饭,总听她说今天又被某某同事坑了,哪天身边的同事靠谱点就谢天谢地了。我就顺着她的话说:你不能指望别人靠谱,你自己靠谱点不就行了。

看一个人靠不靠谱,不看顺境,看逆境。测试一下就知道了。比如公司来个新人,让他做些东西试试,他的态度和能力就可以看出来了。她说同事平时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但项目上一遇到困难,就特别容易崩,没办法只能自己顶上。


客观来说,倒也不是这个同事完全不靠谱,而是他的靠谱不稳定,还没形成一种长期的品质,只是间歇性的。



相反长期稳定的靠谱人,一定是不管顺境逆境,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他们一般事前、事中、事后都有相似的处事原则:

·事前:

方向性原则:保证不出现浪费时间、精力的情况。


·事中:

守时原则:给自己设置deadline,倒逼自己高效率做事。关于拖延症的治疗,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有效的办法。叫5分钟原则法,就是把要做的事情分段,把最容易的事情放在第一个五分钟,完成第一个五分钟,你就能顺利地进行到下一个五分钟。

把时间分段,这件事时间一到,就强迫自己进入下一个时间段,如果上一阶段的事情还没做完,就先搁置,在按照每个时间段做该做的事情时,空余时间用来补足先前未完成的事情。

事后:

负责到底:人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有因必有果。你躲得了一时的责任,却躲不掉后果。轻则一件事情办不好,影响不大,重则多件事情不负责,慢慢地别人就会避开跟你打交道,你就变成了一座孤岛。


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世间人讲原则,在佛教中讲要有因果的观念,这样做事就会有选择,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就会懂得取舍。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里面的“善”与“恶”的界定,可以用非常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凡是对其他生命有害的事情,都叫恶;凡是对所有生命有利的事情,都叫善。


把善恶作为企业的道德准则,就会培养出诚实的高层管理者和员工,就会达成一致共识:要对社会、客户负责,产品必须是合格标准的等等。取舍因果的结果,就是讲究诚信;有了诚信,就会产生企业与客户的双盈。


尽管许多现代人天天应酬交际,日日呼朋唤友,但人心与人心之间,却越来越冷漠。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时候,人人都说着甜言蜜语,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目标。

杯盘狼藉、曲终人散之后,很多人却发现,自己没有真正的朋友。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孤独,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爱护,就导致了孤独症。因为害怕没有人帮助,害怕老的时候没有人管,害怕生病的时候没有人关心,这些对未来的焦虑,就导致了抑郁症。


每个人都非常自私。学校培养出来的许多新一代学生,也是人格低下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者。在我们心目中,名、利、财,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真正拥有这些的时候却发现,我们高估了它们的能力。它们不但不能给我们带来持久的幸福,甚至不能驱散我们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如果我们的自私自利越来越严重,如果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仍然重复着我们的错误,人类的将来,将是一片可怕的黑暗。


为了幸福,我们必须让自私自利的心态有所节制!

所有的生命都非常希望拥有幸福,不愿意有任何痛苦。学会尊重别的生命,懂得关爱其他生命,就能让世上多一份祥和,多一份正能量。提升心灵,就要学会关爱其他生命。



            文字| 整理自《慧灯之光》系列

                      配图 | 来源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