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理解了自己,自然而然就能理解我们的孩子

剥洋葱理论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朋友提到她们家的孩子,她很希望能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和对自己负责。

孩子做事情做得慢,看上去总是做不好,朋友刚开始还说服自己耐心等孩子做完,耐心地看待那惨不忍睹的结果。

可是,内心却很焦躁啊!一次、二次……终于看不下去了,朋友把事情一把抢过来,还是自己来帮他做吧!顺带忍不住训斥孩子两句:怎么一点小事情也做不好啊!

这就像一个死循环,最终把孩子的积极性打击得落花流水,然后孩子再也没有自信能把事情做好,自己也累得半死。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独立又能干,朋友感慨:自己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不独立呢?

如果我们平常经常做情绪觉察的练习,就会发现,在关注孩子做事情的过程中,家长是有情绪升起的,正是在这股升起的情绪的作用下,导致了焦躁、干涉和训斥孩子的行为。

换言之,家长的行为是被自身的情绪所控制的孩子做事情的状态,只是触动了家长的情绪触点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下去,我们就有机会看到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我们只需要像孩子一样带着好奇心,不断地给自己提问:那又怎么样?

像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孩子做得慢,做不好事情,又会怎么样?”

可能会出来一个答复:“那就会很糟糕啊?”

继续问自己:“什么会很糟糕?”

“那就会被人骂啊!”

“被谁骂?”

“被……”

到了这一层,我们通常能看到很多真相,也许是某些记忆浮了上来,也许是某些感受浮了上来,我们看到了小时候或者是以前的自己,也曾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所遭遇的不恰当对待。

重获自由


在剥洋葱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感觉我们的感受,感觉我们的心,答案会一层一层地浮出水面。

去感受哪些身体部位出现反应,把注意力放在身体反应最明显的地方,让记忆回到当时发生的事件中,表达当时想说却没能说出来的话以及感受。

我们这样做,可以把那份受到伤害的感受释放掉。

我们大部分的人,在剥洋葱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去做一些解释或者分析的行为,我们需要保持觉知。

解释或者分析都是脑部的理性思维在设置障碍,阻止我们联结自己的内在世界,因为面对曾经的真相,会让我们重新体验内心的痛苦感受。

想象一下身为一个小孩子的空间,或去感受一下一个受惊吓小孩的能量,这可以帮助我们去联结上自己内心深处那个带着深层恐惧及缺乏安全感的内在空间。

我们就会发觉,对一个小孩子来说,这些痛苦感受是无法承受的。虽然我们已经长成一个大人,但是这些痛苦对于我们来说,还是跟我们小时候一样有威力。

面对痛苦的感受需要勇气,我们都习惯了用坚硬的壳去保护自己那颗脆弱的心。但是同时也需要看到,我们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小孩子,我们的身体已经强壮到有能力去保护自己。

带着坚硬的壳去生活,我们没有办法和自己的感觉连接,没有办法和自己的内心连接。那些在小时候没有被释放掉的受到伤害的感受,就像个捣蛋的小恶魔,不断地给我们找麻烦,操控我们的情绪,让我们莫名感觉生活痛苦。

公正地说,我们需要感恩每一个让我们感觉难受的情绪或者是他人,尤其是我们的孩子,因为我们内心一直有一股力量,它在孜孜不倦地想让我们过得幸福和自由。

所以,那些让我们感觉难受的情绪,其实是来提醒我们,去看到自己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子,去连接那份受到伤害的感受,去感受它、释放它。

只有释放了这份感受,我们才能重获自由,不再被这种情绪控制。

当我们开始理解了自己,自然而然就会理解我们的孩子,当我们开始对自己慈悲、有更多的爱,就会对自己的孩子慈悲以及有更多的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座城 一座人声鼎沸的空城 城里的月光 多情而薄凉 这微弱的朦胧刺伤的是游子还是离人 城里的灯火 璀璨如流,浮...
    离尛阅读 294评论 3 1
  • 1.看到数字“1”你想到了什么? 生命 开始 手指 冬虫夏草 幼儿园课堂(儿时) 独生子女 第一次 顶天立地 不可...
    马英九阅读 195评论 0 2
  • 一 “啪!”一盆凉水泼到秦青身上。 秦青咳嗽了几声,睁开了眼睛。提点刑狱司奚北风正笑盈盈的看着他。 “秦青,我劝你...
    冷烛无烟阅读 482评论 0 1
  • 如果问:“爸妈之间的昵称是什么?”相信很多像我一样的八零后都会想到“你这挨千刀的死鬼”这类让人头皮发麻的昵称。小的...
    玄枵馆主阅读 2,092评论 3 17
  • 存储过程:一组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经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通过指定存储过程的名字并给定参数来调用执行 ...
    Shirley_奋进中的虾米阅读 1,0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