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脱髓鞘疾病是一类以神经髓鞘脱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感染、遗传等因素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肠 - 脑轴影响免疫系统和神经炎症,但益生菌对脱髓鞘患者的具体作用仍需结合现有证据和个体情况分析。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脱髓鞘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关联

菌群失调可能加剧神经炎症

部分研究表明,多发性硬化(MS)患者肠道中促炎菌(如克雷伯菌、肠球菌)增多,而抗炎菌(如拟杆菌、双歧杆菌)减少,这种失衡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影响病情:

激活肠道免疫细胞,释放 IL-17、TNF-α 等促炎因子,透过血脑屏障引发中枢神经炎症;

破坏肠道屏障功能,使内毒素(如 LPS)入血,诱发系统性炎症反应。

益生菌的潜在调节作用

动物实验(如 MS 模型小鼠)显示,补充 ** 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 GG(LGG)** 可:

减少 Th17 细胞(促炎免疫细胞)分化,增加 Treg 细胞(抗炎免疫细胞)比例;

降低脑内趋化因子表达,减轻髓鞘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

小规模人体研究提示,益生菌可能改善 MS 患者的疲劳感和肠道症状,但对疾病复发率、致残进展的影响尚不明确。

二、哪些脱髓鞘患者适合补充益生菌?

脱髓鞘患者是否需要补充益生菌,需结合以下维度判断:

1. 存在明确肠道症状

便秘、腹泻或肠易激综合征(IBS):约 30%–50% 的 MS 患者伴有肠道功能紊乱,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菌群缓解症状(如乳杆菌属改善便秘,双歧杆菌属减轻腹泻)。

使用免疫抑制剂期间: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可能破坏肠道菌群,补充益生菌可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风险。

2. 免疫炎症状态活跃

病情处于复发期或高疾病活动度(如 MRI 显示新病灶)时,可尝试含抗炎菌株(如罗伊氏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的益生菌,辅助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3. 需改善营养吸收

脱髓鞘患者若因吞咽障碍、消化功能减退导致营养不良,益生菌可通过增强肠道消化酶活性(如乳糖酶)促进营养吸收(如蛋白质、维生素 B1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