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出自李煜的《相见欢》,从小就会背诵,每每遇到无法言说之事,便会引用后几句来强赋愁。
李煜和他父亲李璟开创了词的时代,使词能登上大雅之堂,在此之前,词的地位无法和诗相比,一般只在民间乐坊吟唱,而发展至今,宋词能和唐诗相提并论,李煜功不可没,所以后人常常说,做为一国之主,他是失败者,可是做为一个文人,他是千古词帝。
我对南唐后主李煜,始终有一种矛盾的情感,喜欢他的词,却不喜欢他的人,如同他也是一个矛盾的人,钟爱奢荣,夜夜笙歌,却又心怀厚土,广施善,修庙宇,当大宋兵临金陵城外,想以死瞑志,又无奈天生胆怯,而后选择投降,苟且偷生,内心又郁郁寡欢,不忘亡国之恨,可这种情绪,又让他的对词的创作得到了升华,留下多首佳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身在宋国,却一心念着故国,当作完这首词后,李煜在生日当天,被宋太祖赵光义赐了牵机酒,享年四十二岁。
回看李煜被俘这三年,也许对于有天赋的人来说,不幸会成为创作的经历,相比夜夜笙歌的那段从前,在经历巨大落差后,李煜的词更加有灵魂,如果他不曾是帝王,这样的创作无疑是完美的,可是每每读起这些词后,总觉得他有愧于他的国家,词里满满都在诉说着自己的哀与愁,毫无帝王气魄。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做烟萝,几时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破阵子》
历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而历史里的人也值得慢慢去了解,随着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许再次读起他的词,会对他这个人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