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小学,余尝启蒙于此,年华逝去,则无由而忆,遂作。
其于一九三九年创私馆,于民国三十年,政府领先,变观音寺古庙作新民第六保国民校,名之为青杠;后至九零年代,百姓筹集,上府补充,拆而建新校,初具规模,学生多集于此;十年过往,至千禧,更为迎峰。然百姓学者皆沿初名,偶用迎峰,则为正式之地也。
其处乌江之畔,往上则为新民之巅浪池,往前为后寨,往来均过此,是为小中心也。处山巅,是以余每上学,行半途则气喘,幸年幼不知倦,反为乐也。
清晨黄日初升,母则作粑小吃;以油煎金黄,粘白砂,色间而艳,身环香飘,闻者垂涎,三尺不足表,余现忆之,口津不绝,咽不急出。以之为早点,恰为绝佳也。
至学校,则翻书而阅,多则为朗声诵之,或教室,或树荫,又或后地石上;如往而视之,遍地皆可寻,读书声伴初升日,日照大地光驱寒,熠熠生辉明明日。
课时,师为教,生为学,尽心为师者,尽力为学者;两者相应,薪火相传,百家智慧,前人佳作;有惊世之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激莘莘学子,明事知理,奋发向前而不忘前人之传,报祖国,兴中华。
至课间,为学生释放精神,舒缓心神之时;于遍地欢跑,不知倦,见而可得童稚,可弃烦闷。此为与忆中学校,知识、欢乐、老师、朋友、同学皆在此中。
然现之迎峰,学生随时代而少,师者亦为之而减,不似往日之盛。但其亦为传而存,为学而存,如则不存,可见时代之好,亦为幸矣,有余众人念之即可。
庚子二月廿八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