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认知的流沙-双环学习

从去年开始听到“双环学习”这个概念,最近把自己的理解整理一下。

单环学习指的是你基于一个系统的认知框架,不断寻找各种各样的实践、证据和理论,来丰富这个认知框架,使得你的认知不断强化,从而能够解决遇到的问题。

但单环学习是有缺陷的。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学习上也是如此。这种学习模式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也在禁锢你的思维模式和削弱你的认知能力,从而导致了著名的认知陷阱“手里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就像你深陷流沙,越用力就陷得越深。

归纳法是一种很伟大的思维方式,能够简化模式,节省认知能量,但全世界那么多聪明人,既无法预测也避免不了黑天鹅的不断出现。

然而,我们可以拥有另一种更优的学习方法:双环学习!

双环学习要做到的就是,一方面要不断强化既有可靠的认知模式,另一方面却要能够消解现有的认知模式,在现有的认知框架中突破到另外一个维度或不同的认知框架中,把原来的框架打碎,再重构。

以项目管理的知识框架来说,我们不单要把项目范围、成本、进度、质量、沟通、风险管理、采购管理这些知识领域通过学习和实践做到最优,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构建组织过程资产,为组织贡献另一个层面的价值,包括最佳实践案例、项目过程中创新的流程和制度、一些能够复用工具组件、团队文化、经验教训总结等。每个项目有项目总结、每个迭代有迭代总结、每个人有定期的个人总结,通过跳出事件来发现事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是一种很好的双环学习形式。

这一波人工智能源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成熟,机器学习又可以分为有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我认为有监督学习仍然是一种单环学习,即通过大量数据不断强化一个现有的认知模式,像Alpha Zero这样的无监督模式可以比作自主双环学习,而半监督学习则是通过给出一些非标签类的方向性规则来进行训练(比如,不包含X特征的肯定不是Y),我把它看作一种在教练式指导下的双环学习。

我们在项目总结或迭代总结中会问:

-我们做得好的有哪些?哪些地方可以再优化?

-这件事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这个问题我们当时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你觉得当时这么做会产生哪些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做得更好?

-。。。

类似这样不带评判的开放性问题,能够帮助我们在一个现有的学习闭环之中发现通往另一个环的缺口,发现我们潜在的不合理假设和心智模式,从而有了优化的可能性。

提出一个好问题就像是递给流沙中的人一根木棍,让他切换到另一个场景,返身观察和分析原有的认知。当你能够为自己递出那根木棍时,你就已经具备双环学习的能力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848评论 25 709
  • 要有方法有度,最重要的是有目标,有理想。
    任依伊阅读 128评论 0 0
  • 戈壁、大漠。被许多古诗描写,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浩瀚雄阔,也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沧桑...
    慕飞阅读 548评论 2 3
  • 知识源自生活,再小的知识也值得总结。人生苦短,不要把仅有的时间浪费在同样的事情上。学会总结,提升自我,同时帮助他人...
    IMKel阅读 2,5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