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今天班会上伙伴们的精彩分享,第一位分享嘉宾,亮剑联盟一组的庞博分享的儿童护牙知识,我非常感兴趣。
儿童的第一口牙齿是在6个月开始萌出,直到2岁半,共20颗乳牙。儿童第二口牙齿从6岁开始,直到12岁20颗乳牙被替换完。
家长误区:一是6岁时下颌前牙开始替换,而六龄齿悄悄在20颗乳牙后面长出来,很容易被当做乳牙忽视,其实它是恒牙,伴随我们一生,所以长出时一定要做窝沟封闭做保护。
误区二是:孩子换牙从6岁持续到12岁,尤其后面的乳牙要到10-12岁才替换完,而家长以为孩子6岁所有牙都换,所以坏了疼了不用管,牙齿得不到保护影响了消化系统和生长发育
误区三是家庭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孩子刷牙。
关于刷牙,0-6个月时,温水漱口并用纱布擦牙龈即可,6个月到1岁半时开始长乳牙,要用食指缠纱布按摩牙齿内外和牙龈,减轻长牙的不适,1岁半到3岁20颗乳牙长齐,买专用牙刷牙膏。
精英联盟王博芝分享的主题是立即行动,不要等都准备好了再行动。
她的观点我非常赞同,需要补充的是要断舍离,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
这次陈海群分享的书是《只需倾听》,这次分享的是倾听要点:让对方觉得被尊重,被理解和被关注。
第一部分被尊重,不光是微笑,目光交流,更多提到肩对肩沟通法,指和对方一起做事,比如吃饭,散步,做家务,动作一致时,对方感觉平等,更容易裸露内心。交流中观点一致时及时肯定,不一致也不立即反驳。
第二部分被理解,不是光对话可就可以,提到两个小方法:
一重复关键字:让对方觉得共鸣。(冰冷计算机被当成知音的例子)
二读出背后情绪,要察言观色。站在对方角度,把负面事情帮他表达出来。
第三部分被关注:以那个话说最少却成全场最受欢迎的教授为例子,说明
一要把交谈当成侦探游戏,去倾听和关注对方身上有趣特质。
二听完对方陈述后进行提问,而不是评价。
朱婧分享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其中提到RIA便签读书法很有实践性。
R(读一个片段或一句话)
I(讲述引导,用自己的话描述)
A(拆为已用)A分为A1(反思经验,失败的,已经发生的经验)A2(规划应用,具体行动SMART法则,哪怕是小的微改变)A3
便签读书法可以让人更集中注意力,加快速度。
具体步骤:准备三本不同颜色便签
便签R是解决书中哪个片段能学以致用,不用读全部。拿到书后,确定读书目的,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或技巧
取便签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总结启发,写下贴在相应书页。
取便签A1:回顾自己相关经历,写下贴在相应书页
取便签A2:结合阅读的知识和个人经验,设想自己如何运用,一定要具体详细。
阅读一本书重要的不是看懂,而是和自己的经验联系,重要的不是记住,而是应用到工作生活中去!!读书本身不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也不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而改变行为只发生在把吸收的知识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反思之后。以上这些话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感谢朱婧的精彩分享。感谢这次会议的筹备组,大家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