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M&M《复盘》05 & 行为背后的动机

【Day14】今日阅读《复盘》

第五章:复盘的方法

第六章:复盘的内容

这两章作者列举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告诉我们复盘的方法和相关的内容是什么,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复盘的过程。下文是我运用复盘方法中的情境重现法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行为背后的动机

昨天妈妈又提起去年,弟弟离家出走的事情。

那天晚上妈妈好说歹说两个小时,最后还是没能改变弟弟的离家出走的决心,半夜十二点多,在我们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写了张纸条一个人就走了,还好出去一个星期就回来了。

那时候,爸妈都非常生气,说他不孝,不听话,一意孤行,自私等等。昨天晚上妈妈提起这时还是这样认为。

今天看了书中对复盘的方法提到的“情境重现法”和复盘的相关内容,关于弟弟离家出走这件事情,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情境不但与背景、环境有关,而且与参与的当事人的心理活动有关。人的思维和行为,只有与情境结合,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我就问妈妈:“那你有没有思考过他离家出走这个行为背后究竟是为了什么?”妈妈说她不知道,也没去想过这个事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然后我就跟妈妈分析了弟弟这个行为背后还隐藏那些动机——看了《复盘》一书,其实我这一行为也是对他人复盘。

事实是,他真的完成了离家出走这个行为,而不辞而别这个离家出走的行为更是不对。但我认为绝不能因为他这个行为就判定他是个不孝,不听话的人,因为之前他的行为都算得上是个好孩子。

那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

后来我分析有2个因素:第一,因为他眼睛近视很严重,去年在深圳做了手术,这期间在深圳呆了几天。要知道他从毕业出来后,就一直在家里帮忙做生意,也没有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而在深圳那几天见识的都是家里所没有的,肯定会受到诱惑;

第二,看到他以前的同学,混得比他好,有的甚至买房了,所以他浮躁了;然后每天重复枯燥无味的生活,急需寻找一个突破口,所以才选择离家出走散心这个行为。


4月19号罗胖60秒中说到:只看人体,其实是解释不了个体行为的。你必须把它还原到那个社会网络中,才能看到现角背后真实的原因。

我们看一个人做出反常的行为,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从个人角度其实很难解释,还必须看它身后的网络。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用自我的认知去评判身边的人事物,特别是我们不认同的就会觉得是这个观点不正确。但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你思维格局限制你对某些事物的理解,有时换个正确的体系思考也许就能解释清楚原因了。

你不能因为跟一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因为他对你说了一句话,口气有些冲,就认定他是个不好相处的人。因为有可能是他家里刚出了点什么事,或者是因为他今天刚好不舒服····

其实每个个体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动机,所以我们不能总是用一个行为就随便去判断这个人的好坏,我们还需要了解清楚他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再来做评定。


《复盘》一书看到此,掌握的复盘的各方面技巧越来越多,越觉得复盘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理解虚舟老师所说的那一句:原来一个人除了向书本学,除了向牛人学习,我们还可以做一件事情,就是向自己学习。

让我们把复盘当成一种习惯,复盘当成一种文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疑问而不是反问 问问题的第二个技巧,是多用疑问句,少用甚至不用反问句。 之所以设问的时候要多用疑问句,少用甚至不用...
    Sting阅读 4,780评论 0 41
  • 不知道有没有人去过汝南郡北宜春县境内的三王墓。私以为与其叫做三王墓,倒不如唤做三头墓来的直白。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
    复明的瞎子阅读 3,177评论 0 1
  • 几年前,什么都不会,内心极其自卑脆弱敏感玻璃心,在玩碰碰车,一心想要开动车子,不管我怎么努力都还在原地不动,当时觉...
    周海双阅读 1,133评论 0 0
  •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阴 正月初四早上,小王几乎是爬着从卫生间出来的。她两腿打颤腹痛如绞,浑身冒虚汗,...
    春山雨阅读 385评论 1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