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内心的自然平和—《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在大兴安岭森林生活的类游牧民族的现代变迁史,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细节,没有时间的主线和事件的主导,看似平铺直叙的一个个人物,却处处传递出民族传统和生存本质的思考。

      特别是这个民族的萨满习俗深深吸引了我,半神半人、心灵纯洁,以救人治病、去苦去难为自己的责任,体现出了生命本质的平衡规律,一命生而一命灭,用直抵人心的现实诠释着有得即有失,无论是生命还是其他。

      生命之河流淌着质朴的元素,无论是树木森林、麋鹿灰鼠还是颚温克族人亦或是萨满,生命对每一个生存的个体都是平等的,用最自然的方式保持着世界的平衡。人性的光辉不会因为权力和所谓的文明(放下猎枪、砍伐森林、开垦农地)而闪耀,真正打动人心的其实是灵魂的高尚——真诚善良、有利他之心。一次次搬迁到政府提供的集中住所又一次次回到丛林生活的民族不正是最好的解释嘛。

      都说自然的村落容不下身体,一代又一代的人簇拥着奔向城市,盲目地追求生活的便利和身体的享受,其实只是因为传统的村落容不下欲望而已。熙熙攘攘,奔波一生,浑浑噩噩却不知所终,城市化的物欲横流和浮躁的人心让越来越多的人疲于应付物质生存,而忽略了内心的平和。颚温克族人在大雪封山的日子可能都过着不知下顿饭食来自何处的生活,可是他们却依然那么乐观和平淡,活着比什么都珍贵。到底是无止境的躲避所谓的自然风险(被熊等猛兽袭击、雪崩、山火)还是和平地与自然相处,一味地宣扬对自然的改造却不在乎尊重平衡的客观规律,我们生存的世界也像越行越远的心灵本质一样千疮百孔。现代的都市容不下灵魂,只有回归自然,回到养育我们长大、如今却已荒芜的小山村才能真正唤起内心的声音,寻到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我该往哪去的影子。

    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人心不断崩陷。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红宣扬着要认清人性才能财富自由,如果人心都奔着赚人性的钱而去的时候,那人人都是吸血鬼,又有谁来滋养吸血鬼呢?

    自由、包括财富自由,我觉得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是钱多到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想不买就不买。这个自由并不是身体的自在,而是内心的充裕和平和、无欲则刚,让自己的德行真正配得上自己该拥有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