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党员干部要以全党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切实将“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主题教育扎根更“稳”,针对性更“准”,成效体现得更“快”,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以脚踏实地的认识,让创新理论的“学习之路”走得更“稳”。理不学则不知,学不深则不通,理论学习是主题教育重要内容。开展理论学习要力戒形式主义,不能简单地把“学习”等同于“记忆”,把“知识”等同于“信息”,更不能大搞“有用读书、无用弃书”那一套,导致不能全面准确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我们要突出问题导向,主动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带着目的去学习、带着需求去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要将“彻底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目标,始终保持“学到底”的决心,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增强运用的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学懂弄通、学以致用。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让调查研究的“探索之路”走得更“准”。调查研究作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现问题的“直达车”,是获取广大群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提出“领导干部要多下基层,到群众中去”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却对调查研究始终引不起重视,觉得无非是走走过场、装装样子,热衷于“千座山头一个景”式调研,只求热闹、只抓表面、只图“交稿”,起不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开展高质量调查研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发现问题”为着力点,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将脚步朝向问题矛盾最突出、群众反映最强烈、群众诉求最迫切的地方,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意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以我将无我的情怀,让服务群众的“为民之路”走得更“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开展主题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顺应人民需求,让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这一目标,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出行等民生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剧烈的问题、严重影响群众生活的问题、与群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坚决做到真改、实改、彻底改,坚持以“为民、便民、利民”为中心,切实以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具体成效来充分展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