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部分人,在快到普遍的适婚年龄时反而更加珍惜时间的珍贵,加上对过去生活经历,甚至是对自己的发展和成长仍有一些不满,而在这个节骨眼上,会更想努力追求自己想做的,想达到的生活和理想,而不愿花时间在这离谱的相亲行为上。
这里所说的是根据名单,筛选匹配的相亲行为。也许有人会说,这种行为多么科学,客观,理性,高效啊。其实,这不过是以前包办婚姻或者直接父母定你的终生大事的plus版本,以前是小范围筛选,亲戚,同乡,现在由于从小外出读书上学,生活圈子不一致,以及邻里往来不如以前密切,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范围圈子大了,大家的眼光更高了,幻想更加多样而且更梦幻了,让找朋友这件事变得难上加难。大家内心深处谁还没有个梦想,那自然高度一致,颜值高似明星,身家像马云,工作是高官或高级职位,而父母是达官显贵,不可少的那一定要有爱情,真挚的爱情,最好爱的死去活来,这种条件外国皇室可能都还多一个秃顶呢。
当然,大家会说,要找条件差不多的,可条件差不多的会容易产生爱情吗?以及这种什么事都暴露在信息清单上的人,还会有什么好奇和探究的热情吗?就算愿意接受这种形式,接下来又会是性格,脾气,秉性,工作生活态度的漫长了解,带着一个合适或者不合适的目标的任务般的了解,只为了作出一个尽可能及时的,客观的结局判断,能不能结婚?适不适合结婚?自然的,适不适合结婚到底怎么判断呢?判断的依据又该是什么呢?就算都符合,这个人会不会是伪装的呢?很多问题就是因为这种粗略粗糙的相亲形式导致的,想想要面对的这些不了解,不熟悉,只知道一个大概的不知真假的信息。你是想甜蜜爱情和怦然心动,但你接的是一个不支付工资的侦探的活。
相亲机构为了解决大家的难题,也有招数。那就是,借着单位政审、体检的政策,以及身份证件等,帮单身人士尽可能多地解决后顾之忧虑,相亲担心的一些问题无非也就那些嘛,比如身体健康方面的,身体状况不好,心理健康,不孕不育,遗传病……;家庭氛围和教育方面的,家暴,离婚,不良嗜好,家教等;经济收入方面:负债,工资,父母医保养老金,职业发展,房子,车子……;家庭社会关系:亲戚,朋友圈子等。而面对这些问题,去相亲自然只会直接选择条件好的,因为是在没有感情的前提下进行的。
如果选到,就可以心满意足的领回去了,但这也反映一个问题,你找的这个人,也许只能同甘未必能共苦,当你的某个条件变化的时候,一个和你没有感情的人,能维持体面的大概就只能靠一个人的善良、良心了。或者说,还有面对困境的性格和雄心,以及对生活的态度。而之所以最后愿意选择相亲,有一部分本身就是因为接触了比较多的没有良心和善良的另一半吧。我就不专门指哪个性别更多了。
所谓知根知底,有时候未必是简单地知道他的财产,收支,家庭成员的一些基本情况,更是邻里邻居的日常长时间的相处和打交道,更多地了解了他们的脾气,秉性以及品德,而这些东西都是可以伪装或者包装的。只有足够时间打过交道的人才知道。
幸福的生活更多的是靠一个人的德行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创造出来的,未必全靠已有的财富。